火枪神鹰志于九霄(2)(1 / 2)

加入书签

“砰、砰、砰……”枪声连响不断,弘晖倒是记得,神枪手大都是子弹喂出来的。()

弘曙没胆子去骂弘晖是败家子,于是,瞧着子弹横飞的场面,弘曙心疼得不行,打量着跪地持枪打靶子的兵将,看谁不顺眼就趁着间隙上去踹上一脚,“滚蛋,瞄准,瞄准了再打,败家子,你们这一群败家子!尽给爷败家!”若是把这子弹招呼给准葛尔的那帮蛮子,得有多痛快。

“弘曙,不想练,就给我过来安安静静坐着,哪儿那么多废话?”弘晖看不过去了,一个瞪眼把弟弟招到跟前呆着消停会儿。

弘曙不甘心,但还是乖乖挪着步子到了弘晖面前,“哥,弟弟这不心疼嘛。”却也落座在亭子里,不再去折腾那些被盯得提心吊胆不敢撒开了练枪法的火枪营士兵。

弘晖看弟弟确实一脸心痛不舍得的模样,不禁失笑,“瞧你这点出息!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点道理都不懂?”弘晖稍稍掩饰着自己的土匪心理。

弘曙疑惑,不明白哥哥的意思,而弘晖也没打算多解释,只是心底里早就盘算开了,于这火枪,一则是抢枪来,二则是抢人来,两者都得从西方来,等这一次四爷征战结束,也该与四爷提一提,不能再这么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了,弘晖可不希望,将来的时候,大清仍旧走上被列强瓜分的落魄下场。

几十年、几百年后,改朝换代、民主革命或许是都历史使然,可是,弘晖更希望这是中华民族的自我革新,而并非是再一次经历那被侵略压迫的惨痛历史,那将是不可磨灭的屈辱。

这两年,弘曙跟着七爷在兵部当真是长进了不少,七爷悉心教导,弘曙也确实争气,少年隐隐有了独当一面的能耐,这不,弘晖就想趁着四爷出征前夕,抓紧时间,把火枪营给练出个样儿来,心腹弟弟弘曙便担了大任。

四爷最终还是同意了建立火枪营的事,并且还十分给面子地亲自题字赐了牌匾——火枪神鹰,是四爷对于火枪营的期望,更是四爷对于儿子弘晖的信任和倚重。

就为了组建八旗火枪营这事,朝堂上一帮子老学究、老顽固可没少拿口水啰嗦,折腾四爷,幸好,四爷脸色严肃冷然起来,“哼”声响起,直接把底下这些人的唠叨给憋回他们肚子里去了。只是,没想到,还是有老臣不死心,竟然将这事捅到畅春园康熙老爷子那里了。

弘晖看着眼前颇为意气风发的火枪营,一个多月集训下来,不得不承认弘曙的确是个将帅的好料子,虽然还没上战场上一试身手,却足以看出弘曙带兵练兵是好手,等再过一个月,弘晖对弘曙和火枪营有信心,定能在此次四爷御驾亲征时一展雄风。

只是,再想起一个月前康熙爷那股子折腾劲儿,弘晖的脸色就没这么好看了,一旁的弘曙不明所以,还以为是刚才自己故意闹腾那几个熊兵,惹得哥哥动了怒,弘曙立马乖乖坐在一旁陪着,不敢再闹了。

自打被弘晖安排来组建火枪营,弘曙从亲自试着打出第一枪的时候,就再一次折服于弘晖这个哥哥了,好家伙,有这么个东西,还怕不能赢得漂亮?可惜,还是少了点,如果枪支多一些,就不只是仅仅三百人的火枪营了,如果子弹再多点,弘曙觉得,自己也就不会被哥哥骂成是“小家子气”了。

而弘晖的思绪已经回到了那一日,畅春园。

“王爷,还是先派人去给皇上送个信儿吧,我怕……”书瑶跟着弘晖踏入畅春园,可心里实在没底,多希望四爷能及时赶来救场。康熙爷派出李德全传旨召来王爷问话,书瑶是怕,那位太上皇若是有心刁难,哎,如果四爷能出面,兴许是会好一些。

弘晖却是不愿意的,不难猜出,康熙爷传旨把自己召来,为的就是火枪营的事,终究还是被有心人传入畅春园了,当然,弘晖或许更愿意相信,康熙老爷子从来没真正歇过一刻功夫,即使退位给四爷了,却其实人老心不老,总盯着朝里朝外的所有事。

所以,弘晖是不愿意的,既然知道老爷子定会借题发挥,刻意出难题,那么,弘晖不愿意每每都是四爷来替自己挡着,这火枪营是自己惹出来的,弘晖并不怕康熙爷发难。

弘晖朝着康熙爷的院子走去,心里盘算着如何应对,然而,才刚到院门口,只听见里头竟是四爷的铿锵之声?四爷?弘晖一时也不明白了,四爷怎么会在这里?

弘晖赶紧去看一旁引路的李德全,发现对方更是一脸的错愕,弘晖倒是渐渐琢磨出了几分,看来,出乎李德全意外的,也该是出乎里头康熙爷意外的……那就是,四爷此时是不请自来,至于,四爷的目的,自是为了在康熙爷面前护着儿子弘晖。

四爷果真神速啊。

“……皇阿玛此言差矣,朕不敢苟同。”四爷威武,“火枪的威力,想必皇阿玛是不会忘记的,当年,您下旨封藏,朕也愿意相信,有您的考虑、有您的道理。只是,今时今日,准葛尔屡屡挑衅、犯我子民,朕决意带兵亲征,火枪营若是能早日练成,自是一番如虎添翼。朕不觉得,区区三百兵士练了火枪技艺,便能引得我泱泱大清丢了祖宗传承。皇阿玛,您这未免是危言耸听了。”

其实,康熙很少见到这样的胤禛,显得格外耀眼,从前,胤禛还是皇子的时候,是很低调的,后来,胤禛当了皇帝,康熙爷见着的机会却并不多了,“你如此刚愎自用,不顾众多老臣、更不顾朕的意思,胤禛啊胤禛,你就不怕失了人心,你就不怕因此失了……”皇位、或是大清?这话是夸张了说,只是这时候康熙心里失去了冷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