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道儒墨(2 / 2)

加入书签

徐长安劈了柴,便打算在这村落里游一圈,熟悉一下。反正,现在李道一的考核也还没有开始。

徐长安洗了手,将轩辕剑收回了体内,便朝着村落中心走去。

村落的中央有一空地,此时一位老先生正在那儿讲学,他穿着儒袍,坐于首位,而在他的下方,则是有七十二位弟子,正在认真听讲。

徐长安见得有人讲课,便悄悄的坐在了众人身后,可听了一会儿直打盹,这位先生说的是关于“礼”的内容。对于儒家的这一部分内容,徐长安最是讨厌,当初柴薪桐在长安考核的时候,就同人辩驳过这“礼”。或许以前这“礼”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很有用,但如今随着百姓思想觉醒,这部分内容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圣朝了。

徐长安听了会儿,便摇了摇头,悄悄的站起身来,离开了此地。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当他才离开的时候,那位讲学的老先生眉头一皱,看了他一眼。

徐长安离开这儿之后,走了没多远,便看得一铁匠铺。

看到这铁匠铺,徐长安眼睛顿时一亮,他方才就想钓鱼,但苦于没有鱼钩和鱼线,现在来到这铁匠铺,自然心中大喜。

打铁的是一个看起来干瘦的男人,他穿着平民的粗布黑衣,裸露这精壮的上半身,旁边的火炉烧得正旺,他便举起了锤子,一锤接着一锤的砸在了烧得通红的铁片上,顿时火星四溅。

对于方才的讲学,徐长安更喜欢看打铁。

他也不敢打扰这打铁的男人,只是默默的看着他,而在男人的身后,则是一排的柜子,柜子上放着一些小玩意,有的像鸟,有的像兽,每一件都做得惟妙惟肖。甚至,徐长安还在这铁匠铺的不远处看到了守城用的连弩车。

徐长安不是傻子,自然猜得出来,这应该是墨家的前辈。

徐长安见得这墨家前辈将打造好的铁胚放在水里之后,这才敢走上前来,拱手说道:“前辈,晚辈能不能讨要一样东西?”

徐长安似乎还怕这位前辈不满意,急忙说道:“前辈我可不是白要,若是晚辈钓到鱼了,自然会以鱼来抵。”

铁匠抬眼看了一眼徐长安,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只是皱着没有问道:“年轻人,都去听人讲学了,你怎么还想着钓鱼。你这般样子,要被人说没出息的。”

“他们现在讲的是‘礼’这一内容,我也懒得听。什么见到君王该怎么样,什么身份穿什么样的衣服,祭祀之时应该怎么站,这些内容太无聊。大家都平等,那么多规矩忒烦人,我就跑出来了。比起那些不切实际的学问,我现在更想着怎么通过劳动换取东西,解决咱们平民最切实际的问题。”

听得徐长安这话,这铁匠哈哈大笑两声,便转身去柜子上摸索了一下,直接摸出来了一根早就组装好鱼钩和鱼饵的鱼竿。

徐长安见状,顿时大喜,朝着这铁匠道了谢,便急忙找了一些鱼饵,跑去钓鱼去了。

徐长安才离开不久,一缕清风从这铁匠铺面前,这铁匠顿时停下了手中的锤子,伸手一览,那缕清风便停了下来,化作了一个青衣小童。

“小道童,你一天乱跑,又去干什么了?”

“回墨先生的话,我去问了一下诸位先生对于这位徐先生的看法哩!”青衣小童立马回道。

“那结果怎么样啊?”被青衣小童称作墨先生的铁匠立马问道。

“阴阳家的先生觉得这位徐先生没有极致的力量,虽然佩服这小徐先生,但好像并不是十分满意。不过,若是诸位先生多数人同意把那机缘给小徐先生的话,他自然也会赞成。”青衣小童立马鞠了一躬说道。

“那其它家呢?”

“杂家也是看墨儒道三大家的态度,而纵横家和名家则是不满意小徐先生,他们觉得小徐先生呆头呆脑的,嘴太笨了;至于法家,也稍微有些不满,他们通过轩辕剑知道小徐先生在如今人间所做所支持的改革,但他们认为小徐先生手段不够强硬,人情味太浓了,但好像他们对于那大机缘的事儿也没什么意见;至于兵家,还打算把姜尚的《六韬》完善之后请小徐先生传下去,关于那大机缘,他们也没意见。其余的各家,也没不同意见,只要墨道儒三家同意,他们便也同意。”

这位被青衣小童称作墨先生的人点了点头,冷哼一声说道:“这些人,只顾着自家学说,狗屁不通。我墨家巨子,他们有资格说三道四吗?对了,你家先生怎么说。”

“我家先生对小徐先生自然是满意的。”青衣小童立马说道。

“不过,还是要等小徐先生的那位朋友经过考核之后才做决定。”青衣小童立马补充了一句。

“知道,看起来考核的是一个人,其实是两个人。这儒家的人,就是主意多。对了,我家巨子也有一些读书人的气质,儒家应该不会反对吧?”

这位墨先生原本觉得十拿九稳的事儿,结果却出现了意外。

只见这青衣小童皱起了眉头,摇了摇头说道:“原本孔夫子对小徐先生是满意的,可方才小徐先生没听课就走了,他现在有些不高兴。”

“说的是礼,考的是礼。这老家伙不就是明摆着挖坑给我家巨子跳吗?再说了,他们那套礼,不成体统。嘴上说着仁爱,却还是要被宗室血缘所束缚,却又看不惯我墨家的兼爱。我反而觉得,我家巨子做得没错!”

看得这位墨先生怒气冲冲,拿起锤子想去找孔夫子的模样,青衣小童急忙行了一礼跑了,只剩下在那继续说着儒家“礼”和“乐”如何不好的墨先生。

“好像,真的是个坑。”青衣小童来到老青牛附近,轻声说道。

要是徐长安听了,最后李道一通过了“礼”的考核,那他说不清;就算李道一没有通过考核,那凭借徐长安和李道一的关系,同样会让徐长安陷入两难的境地。要是徐长安在李道一失败之后,不帮李道一说话,那又没了忠义之名。

“孔夫子,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青衣小童摸不清这位圣贤的想法,只能摇了摇头呢喃道。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位小徐先生没有听课,似乎是最佳的解决方法。

而徐长安,压根不知道这一切,更懒得去管诸子百家对自己的看法,他此时坐在了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钓鱼。

突然,平静的河面上出现了四个字。

“考核开始。”

紧接着,河面上出现了李道一在甬道中的身影。

……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里面有儒和墨的一些分歧,没有细写,只是大概说一说。纵横双倍月票,求个月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