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一家三夫(2 / 2)

加入书签

江元睿也不知道去哪儿了,两天了还没回来。苏青青便跟着江元俊先回山里看了看,发现云秋在那边呆的还不错,带领着青杏和六儿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只不过才一回去就找她告状,说江元俊把胡萝卜全部喂了兔子,还撑死了两只。

难怪这家伙走路的时候直打漂呢。

这两天云秋在村里置了许多地,因为祈元村里的田地大多不肥沃,种的东西从来就没丰产过。相比之于江州和五江镇,祈元村这边比较偏近北方,如今正是入秋,种的作物都成熟了,但是产量不怎么样,赋税收的却很高,加上江家又放出消息来要买地,就有承受不住的决定将地卖掉。关于地的那些苏青青是不太懂了,一切都交给云秋。六儿就是山里人,对那些东西知道很多,也可以给她讲解。

其实苏青青也知道,以后大哥和元皓都在青阳镇站住脚跟,她定然也是要搬到镇里来住的。但是祈元村的那个家她也舍不得放下,不如就让给云秋,看得出她更喜欢大山里的生活,也算给她一个家。

回家准备准备,两人就又出发了。江元俊不知道抽了什么风,非要回他小时候曾经住了很多年的那个庙里去一趟。他具体说什么苏青青也没听明白,具体意思就是吃胡萝卜这是个问题,他受不了,不能吃肉他更受不了,问题很严重,不过只要回去那里他就能一切恢复正常。苏青青背地里跟云秋讨论了一下,云秋说那个庙里现在还有人住着,是一个岁数很大的老和尚,辈分上算是他们的师父之一。她怀疑江元俊大概是想找借口去看那个老头儿。但这本身就是个很奇怪的事情,像江三儿这种冷血无情没心没肺的家伙,怎么可能会想要回去看师父?

苏青青却不觉得阿俊有怎么无情无义,在她看来这家伙这些日子里已经进步很多了,现在就算见到陌生人也不会无端地翻白眼掉头不理。待人接物也比之前好了很多,就是说话的时候仍然会动不动地犯混,不过整体来说只能说是小问题了。

苏青青觉得自己这些天算是把一辈子的路都跑完了,她现在有些同情那些商人,成天四处地跑来跑去不能定下来,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吧。

记得江元睿之前就是做“倒爷”的,看到哪里有好东西就运过来,在其它地方出售,赚取中间的差价。这样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赚取些小钱,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专门经营某项生意,打出点儿名头比较好。想来这次江元睿出门,为的就是这方面的事情,大哥的眼光肯定比她长远就是了。

鉴于江元俊实在不听话,这次出门苏青青干脆自己打包了许多胡萝卜以及胡萝卜的点心,一起准备好给他路上吃,只吃得江元俊苦不堪言,一路坐船一路吐,害的撑船的船夫直担心,不停地问这位公子要不要半途下去看看大夫,苏青青不得不连连安慰表示没关系,他天生就喜欢吐,不是因为生病。

那座庙的名字,其实江元俊以前似乎有说过,不过苏青青不小心给忘记了。她忘记不要紧,问题是江元俊自己也不小心把庙的名字给忘记了,然后又不小心把庙的位置忘记了,只记得是在离五江镇乘船距离一天半的位置。

苏青青实在是对他无语了,本来她还是有点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态出来的,结果因为已是深秋,一路的水乡,结果连莲藕都没怎么吃到,入目所见都是泛黄的叶子。都说秋高气爽,可他们所过的地方动不动就刮风,天气也阴沉沉的,幸好没有下雨,否则都不能行船了。

两人在五江镇上到处寻人打听,最后终于是找到了江元俊居住的那座庙。它位于一座名叫菩提山的山上面,因为处于交通要地,山下现在已经开了官道,并且因为经过的行人较多,在山下还有人盖了不少小铺子,客栈等等,已经有了个小镇的雏形。也难怪江元俊认不得了,要知道他在的时候,这里还是光秃秃的,满地是草,甚至还有野兔出没呢。

庙里原来只有一个老和尚,一个人过着挑水喝的日子。后来有一天来了个土匪,然后有一天又来了一个土匪,于是渐渐聚集了一窝土匪,霸山为王,每天除了抢劫就是偷盗。后来这窝匪盗让官军盯上,给灭了个干净,庙里又重新剩下一个老和尚,但因为土匪们在山里挖了一口井,所以他已经不会再过上挑水喝的日子了。

江元俊嘴里叼着一根骨头,认真地想了好久,才算想起来那个老和尚的名字,好像是叫仁慧和尚。其实他们平时都管那老东西叫贼和尚的,但是苏青青说这样叫太不礼貌,一定逼他回忆名字,不然的话就要没收他的骨头。

这么多天都不能吃肉只能啃胡萝卜,江元俊对肉的渴望已经憋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有苏青青在,他根本连偷吃肉的机会都没有,况且如果他偷吃的话就会全身无力,动也不能动。为了缓解症状,也只好弄了一根鸡大腿的骨头,一根猪骨头,一根鱼骨头,没事叼着舔舔,也顺便闻闻味道。

苏青青吃肉,他也只能啃骨头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