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一嫁三夫(2 / 2)

加入书签

然后江元皓那边不知怎么又突然犯了胃病,硬的东西也吃不下,苏青青不得不又跑去镇里给他熬粥煎药,就这么来回几遭儿,终于一回江元俊有事被绊住脚,放苏青青一个人去了镇里,给江元皓逮到了机会,抓着人就不松手了。

在镇上定下住处之后,江元皓便匆匆去了院开始教学。这里的院也算是官学,对于言论控制比较严,将的大多是为了科举而设立的课程。讲学的先生里面有已经考上举人却不愿为官的才子,也有地方大儒,还有少量江元皓这样的秀才,不过此等人大多是在某方面有过人之处,比如江元皓就对经史古籍等方面涉猎极深,另外还有律学,算学,武学等等。

虽说科举考的只有那么几样,院里的话还是讲究多面发展的。就好像高考虽然只考那么几种东西,还是要像模像样地弄些美术课音乐课,好像这样就能代表德智体全面发展了一样,况且说不定就能真出几个英才。

不过管它教什么,这起码是份正式工作,每个月还有福利的,除了月钱之外,另外也能领一石大米。苏青青有计算过,这个朝代的一石米,大约等于二十五斤左右,不像她以前在现代的时候听说的那样,一石米能有一百多斤,大概是时代不同,计量的单位也不同,是以有误差的出现。

这一石米,可都是精米,若是放在普通人家也是笔不小的财富了。不过他们现在还算小有积蓄,只要不发生战乱,想要饱暖应该不难,自然也不差这点米,真正重要的,是在这院里,会搭上许多现有的或者未来的官员。

江元皓倒是不怎么在意这些,但是江元睿看重,为了大哥,说不得也要辛苦一些了。院里的人比较杂,有刚刚考上生员的,也有尚未通过考试的童生,还有一些是花钱捐了银子的监生,虽然花了银子却没有机会进入国子监,为了以后参加秋试便过来跟着学习。

住的离院近的学子也就罢了,下学便可回家,有些地方偏远的就要住在校舍里。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小镇上都会有院的,很多学子也是在外地赶来读。这几日正是新生入学,院人手不足,忙得很,江元皓因为身份相对低微,也被叫了去帮忙,一直到下午才得归家。苏青青正好新做了点心给大哥送去,此时在灶下帮他热着粥,见江二回来,赶紧将砂锅取下,端进房间里去。平时在家里自有青杏帮忙,但现在在镇上身边没人,她也只好亲力亲为了。

至于给江元皓买个丫鬟身边伺候什么的,这个想也别想。就算她因为不得已同时嫁了三个丈夫,也绝对不可能在夫君身边添女人,这其中江元皓最甚,毕竟从一开始,他就是她打算嫁的人。

这锅里装的是绿豆粥,苏青青觉得江元皓这两天跑得有点儿上火,听说绿豆能败火,就给他熬了一些,又拌了点儿小菜,不少小菜都是村子里李婶她们送过来的,很新鲜,吃起来味道也不错。

江元皓一身的烟尘,吃完饭又烧了热水洗澡,灰扑扑的身体总算恢复了正常颜色。他这两天一直在外面晒着,脸都有点黑了,苏青青帮他擦干头发,眼看着天快黑了,正打算回去,却被江元皓一把抓住手腕,恳求道:“青青,这么晚了,别回去吧,今晚就住在这里,有被褥的。”

屋里的双人床榻空了很久,他一直想着这个来着,偏偏那小三儿看得太紧,一直没啥机会。这回好不容易娘子一个人过来的,他又怎能放弃这等大好机会?

苏青青还有些犹豫,觉得她不回去的话,阿俊不吃东西会挨饿的,江元皓却表示家里那么多人在,云秋啊青杏啊六儿啊哪个不会做饭?难道她不回去那小子就饿死不成?他们成亲也这么多日了,就在洞房那天做过一次,在怎么说,都成亲了,也不能天天让人这么挺着,要是天天这样,万一憋出毛病来怎么办?

苏青青仔细一想也是,虽然说她不是太情愿,貌似跟大哥和阿俊都做过不止两次了,尤其是江元俊,那就是个无底洞,但凡能霸着都不带松爪儿的,而大哥那个家伙喜欢玩刺激,不在奇怪的地方做他似乎就不舒坦,仔细想来,也只有元皓相对正常些,不那么让她害怕。既然都成亲了,该做的事情也少不了,反正家里还有剩下的胡萝卜汤,热一热就能喝,阿俊应该不至于会饿着,今天留在这里也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