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医书(2 / 2)

加入书签

一行人随着萧老太太说笑着进了花厅旁的偏厅,厅中摆着两溜的黑漆长案,此时每个长案上都摆着四生果:苹果、甜橙、荔枝、沙田柚,和四干果:糖莲子、糖菊饼、蜜枣子、酸青梅。

看到这些不同季节的水果,瑾瑜有些疑惑,难道这个时代的人已经知晓温室大棚了?

四面墙角都燃着火盆,整个偏厅温暖宜人。厅中并未燃香,但是各种果子的香气缓缓萦绕,酸甜愉悦。

瑾瑜被安排和善姐儿一桌。

刚入座瑾瑜便注意到对面不远的两位年长妇人一直在打量自己,目光虽说不上多令人讨厌,但也如影随形,好似怕错过了某个细枝末节,瑾瑜抬眼望去,那两个妇人似是没想到会被注意,愣了下忙殷勤对她微笑,瑾瑜也对着她们微微颔首。

没有想到刚回转目光,那边的视线也跟着回来了,比刚才更加热情急切,瑾瑜暗自皱了皱眉,端起身前的茶盅,借着喝茶回避了那犹如实质的审视,她侧身跟身边的香柳交代了几句,等端正坐好,那股烫人的注视也不见了……

就在她捧着茶盅浅酌一口,心下纳闷之时,耳边听到善姐儿的声音。

“县主姐姐,你……”

善姐儿刚想说些什么,已被瑾瑜笑着打断:“善姐儿还是喊我名字吧,咱们相差不足半年,我称呼你的名字,你也不要总是县主县主的叫了,显得生分。”

善姐儿甜甜一笑,她本就长相出色,这一笑更显娇艳:“好,瑾瑜。”

瑾瑜很开心:“先前想与我说什么?”

“你可曾参加过诗会?”

“并不曾,我说过昆州不比京城,人才荟萃,姑娘们都是文采出众,咏絮之才的人物。而且昆州不象京中书香盛行,很多大家的小姐也是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

“竟然是这样……”善姐儿感叹。

“是啊,不是所有地方都这么风气开明的。”想到昆州的风土人情,瑾瑜既欣慰能够出身郡王府,又感伤许多兰心蕙质的女孩子被剥夺了蒙受教化的权利。

瑾瑜收回自己的思绪,问道:“你可去过诗会?”

“只去了一次,我作不来好的诗词,也就不耐去受别人白眼了。”善姐儿跟瑾瑜熟悉了也就自然多了,说话也随便不少。

瑾瑜惊讶:“刚才听闻侯府老夫人说道,你最爱看书,为何……”

善姐儿不好意思的转转眼珠,脸上染上两抹轻红,扭捏道:“瑾瑜,我跟你说了,你也不许笑我。”

“自然不会,你放心。”

善姐儿靠近瑾瑜,在她耳边徐徐絮说:“祖母不知晓,其实我看的是医书。”

瑾瑜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答案,不由目光顿住,面露惊讶,看到善姐儿在一旁紧张等待着她的反应,她也随即释然,微笑道:“你的爱好是有些与众不同,但这也没有什么,每个人兴趣不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已,不过我比较好奇你怎么会喜欢上看医书的,毕竟我们这样的人家……”

“你刚来京城可能不知,我外祖家便是有名的杏林世家,从我外祖的祖父开始便是太医院的医正,”善姐儿微笑的脸上浮现淡淡的骄傲,接着脸色暗淡了点,现出浅浅的忧伤,“我母亲在世时也喜欢看医书,我外祖父便曾说过如果我娘是个男孩,定能沿袭萧家的衣钵,济世救人。”

瑾瑜有些不忍,没想到善姐儿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就转开话题问道:“那你是如何得到医书的?”

“有些事府里的书楼里原本就有的,有些是我每次去外祖家外公让我偷偷带回来的。”善姐儿笑得几分机灵,几分狡黠,“外公说女孩子识得一些医术,也算锦上添花。”

善姐儿想了想,又往瑾瑜身侧斜了斜,低声道:“祖母也说过,我们这种人家的女儿,即使出嫁了身边有体事的妈妈跟着,但是却也要能够分辨出来一些药。”最后一句声音几乎渐不可闻。

瑾瑜一凛,神色动容,握着善姐儿的手,也近乎耳语:“你祖母说的对,有时我们反而要靠这些才能自保。”

善姐儿将瑾瑜的手反握住,微微用力紧了紧,望着瑾瑜的眼神中多了一些无奈和讥诮。

瑾瑜也不禁心酸,出身富贵又如何,她们这些被锦衣玉食养大的女孩子将来还不是要跟其他的女人共侍一夫。

在这个时空,想要拥有一份单纯的感情是何等的艰难,不说祖宗礼法,单是“人言可畏”四个字就能压得她们毫无还手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