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三七二章 是天地秩序 是故老相传(2 / 2)

加入书签

到了孔子时代,我们说四书五经,其实少了音乐之经,本来应该是六经的,三字经里面还清楚的说道,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不过后来的礼经也失传了,我们虽然天天说四书五经,实际上真正留下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那为什么礼经和乐经失传了呢?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学问,你应该知道我们传统医学十三科的祝由科吧?”

苏若晴和崔宁手挽着手,反正两个人也不冷,走在胡同里,说着一些古老闲话:

“祝由科我知道的,民间称为画符,不过好像也失传了”。

“失传是没有的,姜老会,我也会,肯定还有很多前辈也会”崔宁说道:

“祝由科和乐经、礼经的道理是类似的,当然和易经的道理也一模一样。

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人发明这些经书和学科,并不是只是一种形式、手段和学习的典籍,最早的时候,这些东西是可以沟通天地,以及达到某些目的的。

比如说易经,其实就是把天地万物分类,六爻代表着六个位置,六种阶级,或者六种状态,甚至是六度时空,而八卦代表的是八种现象,或者是八种物质,六十四卦则更具体的把现象、物质之间的变化予以分类,只要懂得了这些分类的规则,就可以穷解万物,等于一套大自然的密码和公式。

而礼经也是一样,通过一定的仪式可以沟通天地万物,包括后来诸葛亮借东风,其实都是古代礼经的内容之一,过去的帝王,求雨、祭天这些仪式不是简单的一个节日,而是真的可以沟通到天地的,也就是礼经的内容之一,不过我们现在的科学叫做社会规则,已经失去了沟通天地的那部分作用。

乐经和易经、礼经的道理一样的,一些声音、独特的密码都可以沟通到天地,就像是现在的声音密码一个道理,比如说传说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开启宝藏的密码“芝麻开门”,现在的声控技术完全可以实现了。

不过当人们不愿意倾听天籁,或者是天地之间的规则发生了变化,这些沟通手段就越来越没有效果了。

至于祝由科,等于是符号密码,这些密码也是可以打开某些天地奥秘的钥匙,比如说我们用金属溶液画一个简单地闭合线路,只要这个线路通电,就可以点亮线路两端的灯泡,因为这个线路的金属溶液就是通电的。

所以祝由科之所以科学,主要原因是画符的材料,以及对线路也就是天地秩序的了解,离开了这两条,祝由科就是骗人的,但是后人就是记住了符号,其实就是线路图,但是用的材料却是不通电的,怎么可能点亮灯泡呢?

就比如说,我的头发和血液,含有极其磅礴的能量,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于是有些医生就认为头发和血液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以讹传讹,就成为公开的骗子。

还举个更通俗的例子,在某种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医生用砒霜治好了某个顽症,记录下来,但是被后世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当做了普遍的药方,导致了害人无数,传统的医学不就成了过街老鼠了吗?

我这么一解释,是不是就很简单的明白了,很多东西的失传,是因为他的原理和价值没有了,或者是因为在流传的过程中成了骗局,肯定会被亿万的民众所唾弃,或者是当局者销毁,礼经、乐经、祝由科,这里面的学问可深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可深可深了”。

“老公,你好有才华啊,把这么高深的道理,让不懂易经也不懂祝由科的我一听就明白,果然是我选的亲老公,来,奖励一下”说着话,苏若晴也不管黄昏里有其他的游人,在人前一贯害羞的她毫不客气的在崔宁脸上亲了一下。

“苏姐姐,你们怎么在这里?”这时候,向雨真的声音传来,然后看到穿着一身大红衣服的向雨真和金俊宇从直角的胡同里走出来,正看到苏若晴亲崔宁的画面。

苏若晴脸红了,虽然和崔宁两个人在一起,过着神仙一般没羞没臊的生活,但是苏若晴在人前一直是仙女的形象,除了崔宁之外,和人握手都是很吝啬的,这次在大街上亲崔宁,被向雨真发现,完全是一个意外。

不过崔宁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向雨真在接受了崔宁的血液之后,其实两个人已经建立了一种奇怪的联系,所以去酒中仙庄吃饭,又在胡同里遇见,这在冥冥中好像有一种信号在指引一般,就像是刚才崔宁说的“沟通天地”,人们血液里的密码,可比所谓的礼经仪式、乐经声音、祝由科符号更神奇的多。

“雨真妹妹,好巧啊,我和你崔宁哥哥好不容易休息,大过年的,就像看看胡同里怎么过年,你们俩也在遛弯啊”。苏若晴看着向雨真天真烂漫的样子,很是亲切,真心把向雨真当做小妹妹看。

“胡同里过年,还是小时候热闹啊,现在很难找到小时候的感觉了,俊宇,你说是不是呀”向雨真拉着苏若晴的手,说道:

“苏姐姐,你们是不是还没吃饭啊,要不今天晚上一起吃饭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