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泪眼问花花不语(2 / 2)

加入书签

大部分的课程基本都在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就结了课,赵找当时学的是理科,记忆性的东西还可以,主要就是灵活应用的问题。

就在赵找紧张的高三复习备考中,不幸的消息传来了。

弟弟的姥姥,后妈的亲妈,父亲的老丈母娘,那个善良奶奶去世了。

当赵找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果断的和老师请了是假,虽然她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请假对于她的高考可以说是弊大于利,甚至她就会在这几天里比别人落下些什么东西。

要知道在高考卷面上,就算是你比别人高上1分,05分,甚至也可能拉下千军万马。

高考的竞争力有着你想想不到的残酷,它就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但这也是你唯一可以翻身改变命运的机会,就看你怎么把握了。

虽然父亲也不太想让赵找和学校请假,毕竟高三的这个阶段是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可是他深深的明白善良奶奶对于赵找的意义。

同时他也深深的明白,善良奶奶对于他自己的意义,后妈为了给她生儿子,甚至都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现在就算是他不能够在膝下替后妈尽到做女儿的孝道,但是死者为大,他也不能就这样做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父亲走的时候从家里拿了500块钱,还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面包和干饼子,当作贡品。

那会的人们在白事上的随礼一般大都是100元,200元,多一点的也就是300元左右,要知道父亲拿了500块已经算是很多的了。

父亲带着赵找去了善良奶奶家,这次没有打车,是骑着那辆塔拉塔拉的旧摩托车来了。

远远的看着门口坐在石阶上的爷爷,好像是老了很多,总之脸上写满沧桑。

这一次,赵找算是第一次见到后妈的兄弟姐妹们,之前也都是在后妈家里的照片上。

“来了,跟孩子进屋去吧,对啦,小娃儿没来呀?”

爷爷还是跟赵找上次来见到一个样,除了一些必要说的话之外,几乎是再也没有什么话了。

“孩子去补课了,我带姑娘过来送送妈。”

“好。”

这是赵找第一次听到父亲叫善良奶奶妈妈,她不知道父亲以前有没有这样叫过,不过她觉得,父亲的这声妈妈叫的很柔情,叫的很自然。

父亲跟赵找其实在家里说,怕弟弟年龄还太小了,这种场面怕是在孩子心里再留下点什么阴影,所以就把弟弟放在李叔叔家了。

李叔叔是个好人,现在也有50多岁了,前几年查出来了有脑梗,平时在家里也就是钓点鱼,做做锻炼。

不过每年也会输几次对血管好的液体,然后平时再服用一些像阿司匹林之类的药物,对身体可以说是并没有什么大碍。

不幸的是,李叔叔的爱人听人家说在年轻的时候好像就因为出车祸去世了。

他们有俩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姑娘,不过也都结了婚,孩子们都很孝顺。

李叔叔这个人可以说是特别的好说话,前阵子后妈下葬的时候,李叔叔还过来帮忙,父亲怕把人家累着,可是李叔叔还是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帮着忙。

现在又因为善良奶奶,赵找和父亲都不在家,也就只能送到李叔叔家让人家给帮忙照看着。

这算是赵找的第二次参加葬礼了,她走进善良奶奶的院子里,往事历历在目。

仿佛那个前几天还在弟弟百岁岁生日上,说着让我来抱抱孩子的那个老人似乎还没有走远。

那个在睡梦里还说着孩子,这是我专门给你熬的姜汤,你喝了暖暖身子的老人还在。

万千思绪一齐涌上心头。

在读高中时的赵找已经很明白事理了,她从大人们的嘴里得知,善良奶奶的死很突然,上午还好好的,下午就不行了。

等到孩子们赶回来送到医院后,人已经就不行了,抢救不回来了。

不过善良奶奶走的时候没有一点儿痛苦。

只记得那天下午,天气很阴沉,赵找看到后妈的那几个兄弟姐妹们就围在奶奶的棺材旁,嚎啕大哭着。

外边围了一群村民,在那里看着,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着。

仿佛这整个院子里,只有老爷爷一个人坐在大门口,或许发呆着,或许是在张望着些什么。

或许善良奶奶的离去,对于儿女来说,是失去了那个日夜操劳的老母亲,可是她们还有妻儿。

对于赵找来说,失去了那个善良奶奶,可是她还有弟弟,还有父亲。

而对于爷爷来说,他失去的,是永别,是一生。

看着照片里的那个慈祥的老人,赵找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善良奶奶在冲着她呵呵呵的笑,她仿佛又看到了已经离去很久的后妈。

可是却一句话也不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