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始料未及(2 / 2)

加入书签

此次事件,不论是对于洋人还是清廷而言,都是一个始料未及的事情。因为清国人一直处于弱势的一方,他们本来是打算施加压力,让清廷与义和团交涉放人的事情。

但等这些人头被扔到城外的时候,所有人都懵逼了。你们这下手也太快了吧,不按照常理出牌啊。

在反应过来之后,联军自是怒不可遏。尤其是英军,更是直接从港岛调遣了一支舰队过来,直逼申城。

别看只死去了三百士兵,但这三百士兵可是大不列颠真正的精英阶层。虽然英国在两百多年前就开始了资产阶级改革,但是并不意味着如今的大英帝国就成为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在伦敦工厂的滚滚黑烟下,每天不知道要诞生多少雾都孤儿。这些孤儿的父母,大多是累死在工厂的机器下。

能够进入军队的,基本上都是拥有真正公民权利的城市人口、中产阶级甚至贵族。

如今,正是这样的一批人,被杀了三百多个,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将会引起多么大的波澜?

清廷这一方,他们也是气急败坏。本来他们的和谈就步步维艰,此事一出,更是上下震惊。

身居申城的李中堂听闻了消息,更是接连吐出了几大口鲜血,卧床不起。

他已经进入了人生最后的时期,这位曾经平定太平军、进行洋务改革的东方脾斯麦,真的老了。

老的就像这个帝国一样,腐朽不堪,满目疮痍。

为了平息洋人的怒火,病床上的李中堂挣扎着起身,亲自到洋人的大使馆道歉。回来以后,便陷入了昏迷。

但是,双方敲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清军将全力配合联军进行对义和团的围剿。

负责这件事的,是山东巡抚袁世凯。

正值壮年的袁世凯,如今正是这个帝国如日中天的实权人物。

他在山东创立新军,也被认为是北洋大臣的接替者。而众所周知的是,这位新任的山东巡抚,对义和团最是厌恶,认为义和团是邪门歪道,蛊惑乡民,国家混乱的源头。

所以,他一直都在极力镇压境内的义和团,山东的义和团都被他打杀殆尽。此时任命这么一个人物对付义和团,清廷的决心可想而知。

但是,清廷和洋人的这个举动,却彻底打乱了王曜景的计划。

“师父和师弟已经离开了申城,具体情况便无从知晓。”王曜景和余洋二人乘船直接抵达申城,却得到了一个令人有些无奈的消息。

洋人和义和团之间的冲突来的太快,令人始料未及。赵三多和成俊德身为义和团的高层,自然不敢在此地多呆,第一时间逃出了城,具体的下落未知。

不过,王曜景听着余洋的话,注意力却在远处的海面上。

“那个……是洋人的舰队吧。”他指着海上逐渐靠近的钢铁巨船,轻声的开口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