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只因为像你(一)(1 / 2)

加入书签

就这样,一路还愿,一路去当地的慈幼局了解情况,一路整理被拐婴孩的信息。www.kmwx.net(m.k6uk.com看啦又看手机版)走了大约半月,康氏主仆三人便来到了宝山县。

这宝山县虽然称为县,但却是一个人口极少的地方,只因这里不但没有什么特产,更无名刹古迹,就连气候都是极其恶劣的。

就拿夏天来说,别处不过是三十多度,忍忍也就过去了,可这里居然可以达到四十多度。至于冬天就更难熬了,又冷,时间持续的又长。

更为夸张的是,这里的土质似乎也有问题,经常会有硫磺的味道,许多水也天然带着这股味道。因此,一来二去的,这里的人口便极少,经济自然不太发达。

在众人眼里,像这样的地方,倒像是被上天给抛弃了。

康氏之所以在地里停留,是因为当初她行至这里的时候大病了一场,故而不得不住下治病。

说起来,那次是康氏第一次出远门,加之心里想着念着丢失的孩子,白天又是各种劳累,一来二去的便病倒了。当时她万念俱灰,甚至想到了死。

哪知,一个素不相识的尼姑突然在某个夜晚敲开了她们住的地方,带她去一处温泉泡澡。

这处温泉的泉眼有好几个,水便不少,但温度却刚刚好。加之有了水的滋润,此刻的花木长得极好,又被这尼姑修剪了,倒显得很是美妙。

泡着泡着,康氏便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烦忧。

说来也怪,泡了几次后,康氏便舒服多了。加之这尼姑善良,自己吃的差,却为康氏用草药做了些吃的,一来二去康氏便痊愈了。

因此,康氏当时在这个尼姑庵里发了宏愿,若是能找到儿子,一定来这里为庙里的菩萨重塑金身。

这次经过,却是一定要做这些的。

买好一应所需物品,康氏带着两个丫鬟来到尼姑庵。故人重逢,自然有许多话要讲。加之康氏的特殊心结,于是便在庵了多待了些时间。

等还愿完毕,了了心愿,康氏便下山了。

途中,康氏便陆续遇到些上山来祈愿的香客。无意间便听其中一个女子道:“哎,要说这孩子也是痴儿,也是个可怜的人。从小便被花子拐了,靠着乞讨生活。这不,日日守在这山下,一看见像自己娘的人便上前帮忙。”

另一个则道:“可不是么,只是他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我听说有次他看见一个妇人特别像他娘,结果这人家里有人生病花光了积蓄,这不实在是没法了便上山来祈愿。他听说之后,便把自己全部的积蓄都给了那人。”

“所以才说他是痴儿啊。就这样等下去,猴年马月才能等到自己的亲娘。”

“是啊,这么多年过去了,又何曾等到了呢?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现在肯定身无分文了。”

“那可不是,就算他再努力赚银子,遇到那些像他娘的穷人,还不是就全部散了出去。”

“诶,你说我怎么就长得不像他娘呢?”

“哈哈哈,我看你是想银子想疯了吧!”

二人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聊,往庵堂走去。

这尼姑庵也是经营有道,除了祈福,还将那处的温泉对外开放。这里原本就只有妇人,且地方又隐蔽,渐渐地便来了不少香客。

先去庵里祈福,再去泡泡温泉,也是不错的选择。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二人的这些话弄得康氏心里非常不好受。她太清楚这种期待的感觉了。

她是一个成年人,经历了挫折,曾经尚且想到过死。可是,这个孩子,他就这样在山上一直等着,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绝望,要等到何时?

想到这里,康氏便做了一个决定。

主仆三人慢慢走到山脚,康氏果真看见一个孩子在帮着香客做事,想来是以此赚些零花钱。这孩子瘦瘦小小的,身子那么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似的。

想到自己刚刚找到阴平时,他那瘦弱的模样,康氏便一阵心痛。没娘没家的孩子,若是没走入歧途,干些勾当养活自己,身体又能好到哪里去。

快步上前,康氏便道:“孩子,你过来,我有话问你。”

那孩子便赶忙上前,近乎卑微,佝偻着身子,也不敢抬头,只是以细不可闻的声音道:“夫人有什么吩咐?”

康氏便道:“你别紧张,我不需要你做什么,我是来帮你找爹娘的。你先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仿佛听见了什么不可信的事情般,这孩子的身子明显抖了抖,然后用尽全身的力量稳住了,这才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了康氏一眼。www.6zzw.com

康氏敏感的注意到,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想来是因为康氏长得并不像他印象中的娘吧。

“我只记得小时候我娘经常喊我少康。”这孩子小心的说道。很显然,他对康氏说的要帮忙找爹娘有些心动,却又不是那么自信。

“那我以后就叫你少康了”康氏说着便温和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你告诉婶子,你是不是还记得家里的信息?我这里有不少孩子的信息,也有一些丢了孩子的家里还登记的信息。”

这孩子既然还依稀记得母亲的长相,想来应该记得家里的信息。若是能比对上,那就好了。

可惜,只听他说道:“我不记得了,我唯一记得的就是我娘的长相,以及她的闺名。”

康氏原本想通过他的描述与自己手头的资料相对照,看能否找到高度疑似的家庭。可惜,这孩子竟是什么都不记得了。这个时空里,女子的闺名轻易不示人的,因此寻找起来更有难度。

不过,康氏也不失望,只要继续坚持,总有成功的时候,因此,康氏说道:“我有个提议,你看愿不愿意。我和两个丫头这些日子走了不少地方,我们每到一处,便将这里的被拐婴孩的信息全部抄了一遍。但是我们人少,没有时间整理和对比,若是你愿意,可以跟着我们一起南下,一起帮助别人,一边帮助自己寻找爹娘。”

少康一听,立即心动了,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不但可以帮助别人,还可以帮助自己。他在这里已经守了五年了,从五岁守到十岁,可惜还是一无所获。

“我愿意,夫人,我愿意。对了,我小时候认识一些字,也会写,也许能够帮得上忙。只是,我识字不多的。”少康赶忙说道。

这孩子竟然识字,这有点超出了康氏的意料。看来,这孩子出生不会太差,至少是个家境殷实的。理论上,这样的家庭找起来更加容易。

就这样,少康便跟着康氏离开了。

同时,在康氏刻意的宣传下,少康的信息也开始向其他地方传播。那些信息是这样的:小名少康,十岁,男,五岁时在街上被花子带走,现跟随康氏一路南下。

原本两个丫鬟对于夫人带着一个十岁的男孩是有些微词的,当然,这是为康氏着想,她俩是怕世人说闲话。而康氏的清誉受损,她俩自然也没什么好下场。

她俩可是一直等着自由的那一天呢。

但是,她俩显然是低估了康氏在一众百姓心中的地位。特别是那些丢失了孩子的父母,听说康氏带着一个素不相识、从小被拐的孩子一起南下找爹娘,心里那点慈悲便泛滥了。

若是谁敢说出什么脏话来,下场可想而知。

再者,康氏已年近四十,带着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子,就算是外人想说什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跟着康氏回了住处,两个丫鬟带着少康去洗漱了,又去店里买了几身衣服。当少康再次出现在康氏面前时,康氏不得不感慨,这个孩子长得极好。

虽然这些年饱经风霜,却练就了他坚韧的品质。是以年纪虽小,眼中却透露着一股坚毅。

晚间,康氏又试了试,这孩子果真是识字的,只是只限于一些最基础的字。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她每日教他认几个字就是了,想必慢慢地就能帮助她做事了。

要说她最近收集到的信息实在是有些多,加之忙着赶路,根本来不及整理。久而久之,便堆积得有些多了。

就这样,少康和两个丫鬟跟着康氏开始识字。

要说小还和小愿两人一开始是非常抵触识字的,在她俩看来,二人总归是要离开阴家出去过活的,生为女子,注定了只能待在内宅,而不能出去有所作为,那么学了认字又能做什么呢?

哪知康氏却语重心长地对她俩说道:“你们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说句你们不爱听的话,当初,你们的父母之所以将你们卖掉,固然是因为你们是女子,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你们对家里的贡献少。如果你们一开始就识字,想来被卖的不会是你们。退一万步想,即便你们以后成家了,到了夫家,若是识字,能够帮着家里打理家务,想来是能得到另眼相看的。再不济,也不至于被下人联合起来骗。”

康氏的话是有些过分的,但出发点却是好的,只是为了帮助两人树立信心。她心里非常清楚,等有一天,两人真的识字了,就会认识到识字的好处。

少康倒是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小时候他过的是富足的生活,有爹娘疼,有机会念书识字。若是按照那样的轨迹发展,想来还会去考科举。

只是,被拐卖后,便再也没有机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