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得逞(1 / 2)

加入书签

见陈继兴和叶氏虽不识字,却拿着地契在那里仔细看着,心里暗喜,叶枫更多的则是好奇。(m.k6uk.com看啦又看手机版)之前家里买那十亩地时,他已看过耕地地契,于是便想看看这坡地和宅基地的地契有何不同。

待到拿过来一看,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字呢都是从右至左念的,无一例外的,都注明了土地的坐落位置,面积,还注明了买地所花费的银两数。

唯一不同的是,之前的地契上写的是“官契”二字,这次的写的却是“屋契”。

最夸张的是,这次的契约里还有“上天三丈,下地三丈”之类的字眼。看来,这屋契倒是更详细也更民主。

照叶枫的理解,那就是地基以上三丈以下三丈,不论挖到什么都是属于陈继兴家的。

转念又想,根据现代的数学知识,这古代的一丈大约等于三米,那按照这契约的意思,是不是说房屋的高度不能超过九米?

不过,在村里建房,这倒是足够了。九米,就算是一层楼三米高,也大概可以建三层高了。

照陈继兴和叶氏的意思,不过是想盖一座四合院,房间多、实用就行了。但是叶枫和千言都很想住在楼上,于是几人一合计,最终的结果居然是“整体还是建个四合院,不过最北的那一面也就是靠山那一面,建成三层高。”

这样一来,一看就很不协调,破坏了四合院原来的结构。但这已经是叶氏和陈继兴最大的让步了,同时也能满足叶枫要住楼上的愿望。

“姐姐,姐夫,你们为什么不喜欢把房子建得高大一点呢?住在楼上有很多好处的,比如,湿气比一楼小,而且视线也好,可以看得很远。”

“对啊,娘,我想住在高高的楼上嘛。”

对此,叶氏白了千言一眼,这才说道:“我当然知道住得高看得远,说起来我也想住个高楼。只是,你看人家村长家,家里还有个举人老爷呢,都不曾建高楼。”

话说到这个份上,千言不懂,叶枫却是明白了,她和陈继兴是不想出风头。只是,哪怕是这样建,或者就建个简简单单的四合院,在村里也算是出风头了。

这年头,建个新房就十分的引人注目。

想到这里,叶枫便道:“姐姐,没事的,不建就不建,到时候大家问,你们就说我们家紧挨山边,若不建得高一点,光线会被遮挡住,连太阳都晒不到。”

闻言,陈继兴和叶氏哑然,不得不说,这个说辞倒是极好的。谁都不喜欢屋子整日晒不到太阳。

不想搬家,就只能建得高一点了。

只是,叶氏和陈继兴没想到的是,后来,陈家村成了全国闻名的风景名胜区,前来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附近村子的游人倒也罢了,游玩之后坐着车回村也是来得及的。

但像那些远道而来的,便只能住下来了。

也是到了那个时候,陈继兴和叶氏便有些后悔当时没有听叶枫的话,直接建个四面都是三层楼高的屋子。因为那时的地价已经从现在的五两银子一亩变成了五十两银子一亩,要买也是肉疼,拆了重修更是不可能。

这倒便宜了那些后来才买地修建房屋的人,也不管是否出风头了,举人老爷更是被他们忘到了脑后,个个修的屋子都是三层高。

他们唯一在乎的,是如何将客人拉进自己屋里住下来,赚更多的银子。

等计划一定下来,陈继兴和叶枫便迅速地开始找人建房。

这个时空还没有包工头这种职业,因此,要建房的话,都是要先找一个会建房的,由他推荐了自己相熟的会其他技艺的工匠来。

之前陈千山建房就是这样的。

叶枫便在心里暗暗想到,等自己空了,一定要招一些什么都会的工匠,组建一个建筑队,选出一个人当包工头,代表大家出去接生意。

现在,之所以人人都想加入鸭鸭乡厨,不过是因为做厨赚钱,且没其他选择。但其实,男人们特别是那些会木工活之类的男人,还是更适合进建筑队。

反正这段时间来陈继兴的嘴皮子颇有进步,到时候再简单培训一下,就可以当包工头了。

倒是陈千山家的新屋修的差不多了,已经接近尾声。照那进度,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完工。

按理说最近这段时间是农忙,是根本找不到匠人的。但是这小子估计是着急将叶二妹娶进门,楞是给了工匠们两倍工钱。

这些工匠先是不愿意,因为地里的庄稼不等人。后来,有那心思活泛的便转过弯来了,这两倍的工钱,就算是拿出一半来请同村的人帮忙干地里的活也大有人在,更何况还用不了一半。

村里的人也乐意,不出村子,下地干活就能赚钱。

所以,原本要十一月才能建好的屋子,马上就要竣工了。

陈继兴正为找不到工匠而发愁,叶枫便道:“姐夫,你怕什么,你瞧,对面的屋子马上就要建好了,现在有些人比如打地基的工匠已经没事可做了,咱们直接去请了过来就是了,你说是不是。”

叶枫一说,陈继兴倒是有些恍然大悟,这还真是抱着娃娃找娃娃呢。

因此,原本以为干完这个就会失业一阵的工匠们一听马上又有活干,而且还是个大工程,自然都乐意。

反正农忙已过,闲着也是闲着。

所以,陆陆续续的便有会各种技艺的工匠前来报到。对此,叶枫和陈继兴一一的问了,确保没有重复或者过多的重复,这才应了。

一时间,陈继兴家旁边的那块地上热闹了起来。

村里人见这些工匠不少,又见这块地不小,便知道陈继兴家要建的宅子不小。一时间,恭喜的羡慕的不屑的都有。对此,叶氏倒是淡定了许多,只安心做家务和养胎,其余的一概不管。

见修建新房的事已经解决,叶枫这才将注意力转移到棚子里那些盆栽上去。

说实话,这一个月实在是太忙了,先是收玉米收高粱,然后是脱粒,搬进搬出,最后交税,然后入仓。

做完这些,又是买地又是找人建屋,加之这些盆栽都是成型了的,不过是需要费些心思如何做出好看的造型,起些诗意的名字,因此,除了急匆匆地浇水,叶枫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管这些花了。

结果,就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黄氏放的那些虫卵特别是那些小虫,在这些嫩绿肥大的叶子的滋养下,现在已经变得不可收拾。

甚至有些早熟的虫子已经产了卵,钻进了茧子里去了,就等着明年开春孵化出来,大干一场。

不得不说,黄氏这次算是歪打正着,时间掐的相当好。若是换了平时,无论是陈继兴还是叶枫都能有所发现,不可能任其发展到现在这个不可挽回的地步。

她放虫的时候正是陈继兴家农忙的时候,加上准备建新房,前前后后一个月的时间,为这些虫和虫卵的繁殖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所以,等叶枫静下心来准备精心地做些造型的时候,棚子里的这些盆栽的叶子基本已经被啃光了,凄凄惨惨的模样,简直是惨不忍睹。

松柏还好一点,毕竟本身就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这种味道一般来说虫子是不喜欢的,有天然的驱虫作用。但是杜鹃和红果就比较惨了。整个叶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虫,一看就是刚孵出来不久的,又小又嫩,吃的极肥。

这些虫子一看就是不可能捉下来的,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想了想,叶枫便叫了陈继兴进来。

他种庄稼是个好手,想来知道些什么也未可知。

看见眼前的情景,陈继兴也是一惊,显然是没想到会这样。虽然杜鹃是观花而不是观叶,但是就目前这个情况来看,这些花能不能活都成问题,更别提开花了。

但是,更让叶枫绝望的还在后头,只听陈继兴说道:“这种虫叫钻心虫,是我们这里最厉害的一种虫。这种虫喜食树叶,特别是嫩树叶。生长的又极快,一俩个月就可以长大。若是有什么树就这种虫盯上,那铁定是活不了了。”

陈继兴的话再明白不过,也就是说,在过去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这种虫已经成熟了,那么也就意味着,现在这些盆栽被吃光叶子都是小事,关键是泥里肯定有虫卵。

说不定不止是泥里,连那些弯弯曲曲的树干里都有。

若是这样的话,那就相当麻烦了。

因为就算是叶枫将这些杜鹃和银杏的叶子全部拔光,甚至是把细小的枝干全部剪了,把泥土也换了,可是,那些藏在树干褶皱处的虫卵该怎么办?

如果不彻底处理好,等到了合适的时间,这些虫卵一孵化出来,到时候整个前期的工作又白费了。

可是,若是就此把这些盆栽扔了,叶枫又觉得舍不得。

一来这些杜鹃都是他和陈继兴去年在树林里辛辛苦苦捆绑出来的,已经初具姿态,先前也答应了那几位夫人,说是明年春天就可以来购买。

若是到时候人家来了,却没有花卖,岂不是失信于人?口碑这种东西,树立起来特别难,可是要毁了它,却是相当容易。

二则这两颗银杏树更是珍贵,他来这里这么久,进了无数次林子,统共只发现了这俩株。

第三,则是修剪的问题。

这些花都是按照一定的美感和姿态来培植的,一枝一叶都是有作用的。若是将细小的枝干甚至是大一些的剪掉,那么美感将不复存在。

例如,就拿那几株叶枫准备修剪成“风华绝代”的杜鹃树来说。整株树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树的顶端,因为修剪得宜的话,那就像极了一个美人俾睨天下的姿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