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团年(1 / 2)

加入书签

今日已经是大年二十九了,还有一天就是除夕了。(看啦又看小说网)

有那分了家的家庭,照例是要团年的。至于那些兄弟多又分家了的,早于前几天就开始团年了。

团年是青山县附近的规矩和习俗,重点是“团”这个字。也就是说,分了家的人家临近过年的前几天,每一家轮流着互相请客,表示虽然分家了,但仍然是一家人。

自然,出嫁的女儿是不在此列的。过年前回不回来送礼,完全是看其心意和经济条件。但过了除夕,正月里却是一定要回来的。

陈继兴家三兄弟,也算得上人丁兴旺。虽然目前就他一个人分了出来,但也算是分了家,毕竟已经不再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

因此,他们也是要团年的。

老宅因为有刘老太太在,这个家当之无愧的核心。就算是以后不在了,还有陈继兴的大哥在。所谓长兄如父,不管他是否能担得起这个称谓,兄长就是兄长。

因此,每年二十九或者更早几乎都是这样,叶氏叫上朱氏帮忙,做上一大桌子菜,请了老宅一大堆人过来吃饭。等到大年三十,中午的时候,老宅也会回请陈继兴一家。

大年三十晚上则是各过各的,家家户户都不能出门。

一大早,叶氏跟着牛车去了县里,购置年货。毕竟要请老宅的人团年,她今年又开始做乡厨,所以样样都不能寒酸。

倒不是她想显摆,而是老宅那几人实在是都不是好相与的。要是吃得差了,黄氏第一个会站起来闹。大过年的,她可不想因此而被变得不高兴。

舍财就能换来自在,又能堵住黄氏的嘴,她觉得不亏。

因此,叶氏在购买年货的时候便有些“大手大脚”,无论是新鲜的菜蔬,大块的猪肉,喷香的卤肉,还是色香味俱全的糕点,以及十里飘香的美酒,她每样都采购了些。

此外,像白面、大米、糯米什么的她也买了不少。自然,这些东西除了供自己家和老宅吃,叶氏还给娘家那边买了一份备着。

既然这么多年都没回去,现在有了一点银子,自然是补上的。

总之,叶氏今天买了一大堆年货,搞得大牛妈口瞪目呆的。等牛车回到村里的时候,大牛妈刻意照顾叶氏,让陈继万将车直接赶到了叶氏家门口,又帮着她将东西一一搬了下车,这才往回走。

回到家,叶氏简单弄了一顿午饭,大家吃了就赶紧将院子里收拾了一下,又按照昨日的样子将案板摆了出来。

按照约定,一会儿朱氏就该要来帮忙了。

至于黄氏,人家不善厨事,十指纤纤的。来是一定会来的,但不是来帮忙,而是在旁边各种聒噪,外加帮忙品尝菜品是否熟了。

这么多年了,大家都习惯了。

今年的菜品这样丰盛,黄氏是一定会来的。不但可以跟着孩子们一起吃糕点嗑瓜子,还可以进厨房吃菜吃卤肉,这样的日子她还是很开心的。

等叶枫和千言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陈继兴把水缸也灌满了,大约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朱氏和黄氏果然来了。

不同的是,朱氏穿着家常的衣服,还带着自家的围裙,一看就是要帮忙做厨的架势。黄氏则我行我素,穿得整整齐齐、描眉抹脂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在走亲戚呢。

又或者,她一直没把陈继兴当亲人?谁知道呢。

见到案板上放置齐整的鸡和鱼、猪肉、卤菜及各色菜蔬,黄氏立刻就眼红起来。虽然老宅也置办了年货,有鸡也有鱼的,但显然没有这么丰富。

就案板上这些菜,足够做好几顿丰盛的席面了。

这老三家的可真是发了。

朱氏则是饶有兴趣地看着案板问道:“弟妹,这是什么呀,看着怪好看的,做菜什么的也挺方便的。”

她也是做惯了厨事的,自然是行家看门道,一眼就看出这案板的方便之处来。一会儿,做菜的人只消围着这案板,晒晒太阳,聊聊天,择菜切菜切肉都行。

厨房里烟火缭绕的,还晒不到太阳,自然不如在这个案板上做事自在。

“这个啊,我们叫案板,是前几日大牛爹刚做出来的,准备拿来做厨的时候用。”叶氏说道。

朱氏一听,心道大牛妈和叶氏向来交好,这下倒是走运了。鸭鸭乡厨那几个人,除了陈千山是因为会搭灶、算得上技术入股,其余的,哪个不是与叶氏交好的?

想到这里,朱氏暗暗在心里下了决心,以后一定向着叶氏行事。至于刘老太太和黄氏,她迟早是要建议分家的,到时候各过各的日子,谁也碍不着谁。

千言和叶枫见几人在聊天,便进去泡了薄荷茶端出来。

虽然她不喜欢黄氏和朱氏这两位婶子,薄荷茶也不适合这个季节喝,但是家里并无什么其他茶叶可招待的,她又舍不得拿糕点什么的,就泡了茶出来。

接过茶杯,朱氏浅浅喝了一口,又放在了案板上,她是越来越喜欢这个案板了。

倒是黄氏,一口喝了,见千言不在,茶壶就在旁边的案板上,又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握在手里,顿时有了温暖的感觉。

像是才发现案板下的凳子不一样似的,黄氏说道:“弟妹,这凳子为什么这么奇怪,竟这么高,怎么坐啊?是不是只拿来放这个案板,而不是拿来坐人的?”

“这叫高板凳,坐人放东西都行的。堂屋里面有高的桌子来配它,晚上吃饭咱们就坐在上面吃,到时候你就看见了。”叶氏不疾不徐地说道,并未耽搁手上的功夫。

对付黄氏,她现在越来越有心得了。

黄氏听了也不以为然,一边喝茶一边象征性地帮忙择菜。虽然这茶不咋地,但是她爱极了这种感觉。

不得不说,拿碗喝茶太不方便了,再小的碗也不好拿捏,而且还有股饭菜的味道。想着想着便有些心不在焉的,眼睛也在屋子里瞟来瞟去的,嫩嫩的韭菜被她掐的不剩下些什么,看得叶氏直皱眉头。

想要说点什么,想了想,叶氏又觉得还是算了,左右不过是一顿饭,熬过去,下次就是一年后了。

想到这里,也就由着她去了。

等叶氏把今天需要炒的肉按照不同的菜色切了丝、块和片,又见菜蔬也洗净了,这才让朱氏跟着自己进了灶间。

等叶枫把油辣子端去厨房的时候,就见着朱氏正准备炒菜。

不得不说,朱氏这个人虽然讨厌,但做菜还是不错的。叶氏炒了几个肉菜,素菜基本上都交给了朱氏。

她也不扭捏,接过来就开始炒。叶氏见她动作娴熟,又不推脱,心里高兴。倒是叶枫,总觉得朱氏这样显得有些刻意,又像是在显摆自己会做菜。

略微想了一下,叶枫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不得不说,这朱氏还真是个妙人。说的好听就是识时务,说的难听就是见风使舵。

看了看在外面偷吃红烧肉的黄氏,又看了看忙着炒菜的朱氏,叶枫忽然心生一计。既然朱氏这么想加入鸭鸭乡厨,那么下次缺人的时候就先考虑她好了。

一来她是陈继兴的二嫂,若是叶氏提出接纳朱氏进乡厨,陈继兴自然会无比开心,连带着刘老太太也开心。第二,有人开心,自然就有人不开心。

这个人,就是黄氏。

刘老太太的生日宴上,黄氏当众给叶氏难堪,别人忘了,但叶枫却是忘不了。既然能一举两得,那这件事算起来也挺值得的。

叶氏见朱氏开始炒素菜,便想着让叶枫和千言去叫老宅的人过来吃饭了。那些炒好的肉菜虽然用陶碗盖着,但还是不经冷。现在这种天气,菜一出锅基本上就凉了。

而且,贪吃的黄氏还时不时揭开碗去夹肉吃。就她这样做,这菜只怕凉得更快了。

哪知道,叶氏刚走出灶房,就见刘老太太在众人的簇拥下走来了。

叶氏赶忙迎了出去,亲自将刘老太太扶了进来。这才又招呼着叶枫和三个侄儿将两张高桌子高板凳在堂屋里摆好了,又安置众人坐下,这才去厨房准备上菜。

结果,和黄氏一样,众人都被这高高的凳子和桌子迷住了,先是好奇,待到坐下,又觉得挺舒服的。坐矮凳子的时候腿是弯曲的,束缚着,但是坐在这个凳子上就正好,双腿像是解放了一般。

刘老太太更是喜欢这个桌子和凳子。她的腰腿都不好,要不是为了礼仪她都想站着吃饭。但是坐在这个凳子和桌子上却仿佛暂时没有了困扰,她甚至状似无意地在桌底摇晃了一下腿。

当朱氏将最后一个菜倒入锅中的时候,叶氏便开始上菜。土豆烧排骨、红烧肉、韭菜炒鸡蛋、红烧鱼、各色卤菜等肉菜就这样一碗一碗地端上了桌。

这些菜搭配的十分好,五颜六色的,单是看着就很有食欲。

“老三家果然是越过越好啊”,刘老太太心道。看到这些变化,她自然是高兴的。

陈继兴虽然分了出来,但依旧是她最小的儿子,她心尖上的人。叶氏再讨厌,总归是带着陈继兴将日子过了起来,且前段时间还买了十亩地。要是再生一个儿子,那这日子也就完满了。

这一点,她承叶氏的情。

要是现在这个家过得乌烟瘴气的,刘老太太怕是会做主休了叶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