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京郊茶棚(2 / 2)

加入书签

殿兰觉得天上仙女儿下凡的故事,比起宇宙大联邦的母星流传下来的传说还要不靠谱儿,但是为了安父母的心,依然点头同意。

“这样就好,”老太婆也舒了口气,“这么好模样的姑娘,可别再生什么病。只要烧了替身,保管嫁个如意郎君。五台山灵验啊,老婆子我也听说过,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好多人在那求财得财、求子得子、求功名得功名,灵验得很,况且姑娘在那山脚下遭了劫难,也未尝不是有缘。”

“多谢这位老姐姐,”觉罗氏命宝珠拿出一封十两银子的荷包,塞在老太婆手里,握着老太婆的手说道,“银子多了,给你们怕平白糟了灾祸,这十两银子就是我一点儿私心,借了老姐姐的吉言,若是我家姑娘从此无病无灾,我不仅去五台山还愿,还要亲自出私房钱,给你们在京城里盖间茶楼出来。”

“我老婆子也不跟你们套,”本来推拒着这个荷包的老太婆,听了觉罗氏的话,安稳地将荷包拿到了手上,“我也不怕贪财,既然这位夫人说是要借了我的吉言,我就大大方方收下这银子,也是想让这仙女儿似的姑娘富贵安稳。若是我不拿这十两银子,被天上仙君看到了,不应了我的言语可怎么是好?”老太婆说了这些,由回头问她老伴儿,“老头子,我拿了这些银子行吧?”

老头子点了点头,却不多说话。

吃过茶点,几人上车上马,奔着五台山方向去了。

不多时,一队二十几人骑着高头大马,手里还都拿着兵器,路过了老夫妇的茶摊,为首的一个年轻人下马,询问道:“这位老大爷,可看见一队马车经过?都是青帐马车,车里是一家三口,姑娘尤其漂亮。”

老头子摇摇头,表示没看到,老太婆听着年轻人的声音有些别扭,像是宫里的太监,这些人又都是拿着兵器的,平常人家,谁敢手握兵器,别是仇家吧,想到此,爱唠叨的老太婆也一声不吭。

李德全如何看不出来这对老夫妇眼里的戒备,暗自嘀咕,万岁爷,咱用不用像捉拿朝廷要犯似的,这下子,谁敢说实话啊。况且,这对老夫妇明显遇到过那一众人,出京就这么一条道,如何会看不到。可是再过不远,就分开了三条岔路口,若是此刻不问问,一会儿怕就找不到了。

李德全转了转眼珠子,再次开口:“两位,那位姑娘没犯什么事儿,我们也不是衙门里的。那位姑娘是未来的四福晋,这次出城,雍郡王怕她出了什么危险,特意派来一队人护卫,虽说这四下太平,但是谁知道哪里会有山贼强盗的,四福晋那么水灵的姑娘,出了什么事儿可如何是好?”

“你骗人,”老太婆开口,“雍郡王不是有个小妾怀孕了吗?我们乡下人都知道,他是要抬举小妾做正妻的,如何还有什么四福晋,就算有,也要被气死了。我们没看到,你们别处找去。”

李德全叫苦,四阿哥,奴才也想帮村着您,可是您看看,连乡下老婆子都知道您宠妾灭妻了,未来的路可不好走咯。李德全掏出十两银子递给老太婆,“老大娘,我们真是没有恶意,你就行行好,告诉我,他们往那条道儿走了?”

老太婆回头,看都不看银子一眼,“不知道,我没瞧见。”

一个侍卫下马,此人眉飞入鬓,双眼狭长,长身玉立,看着就与旁人不同。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牌子,拉过老大爷在一旁偷偷嘀咕几句,老大爷仔细看过了牌子,又打量了他一会儿,还细细地看了李德全和所有马上的侍卫,终于指了一个方向。

侍卫拱手抱了一拳,带着李德全和剩下的侍卫朝一个方向继续赶路。

“我说,庆,”李德全在马上对着侍卫说道,“你是怎么让老头答应给咱们指路的?”

庆歇瞟了李德全一眼,“我说李公公,咱们一看就是御前侍卫,你提雍郡王做什么?我给他看了我们御前侍卫的牌子,他自然指路。咱们替皇上办事儿,你扯东扯西的干什么。”

李德全嘴角抽搐,这个庆哪里都好,出身也好,遏必隆的嫡孙;才干也好,不到二十岁就已经是御前二等侍卫;相貌身段更好,宫里的小宫女没少私下议论他。唯有一点不好,太较真儿了,什么都是丁是丁卯是卯的,无趣,太无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