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团圆(2 / 2)

加入书签

说起来,这欧阳先生也是脾气怪异的,家里自是富足,少年考了进士,在翰林呆了五年,后来外任。也不知何故被罢了官,从此以后就退出仕途。四十来岁的时候,妻子死了,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欧阳先生才开始招收学生。

因第一个学生后来中了状元,轰动一时,却不想,后来单凡是他的学生,十有**都是进士出身,从此欧阳先生哪里,几乎是天天儿有人上门拜访。偏那欧阳先生收学生自有一套自己的标准。

在童若瑶看来,大概他会提前考一考那些人,倘或真是那个料才会收下,不是自然不会收。不过,一双慧眼也实属难得,那么,这样推算出来,大哥童若远就是有真材实料的!

“欧阳先生从来没有这样提前说的。”周氏禁不住感叹一句,眼里似有水光。

“大哥本就满腹经纶,欧阳先生是慧眼识珠。”童若瑶在替大哥高兴的同时,也忍不住想赞美大哥几句。

母女两在屋里说的正热闹,童二叔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童若瑶迎出来,童二叔瞧见她便问道:“你爹爹回来了么?”

“爹爹和大哥都在书房。”

童二叔便朝书房去了,他这会子来就为了一件事儿,和童老爹商议请先生。童老爹想着去欧阳先生哪里要明年,今年还有好几月的时间,如今自己忙着,没有时间督促童若远。加上,童二叔委婉地表达了他独自承担费用,童老爹自然是应了。

商议了片刻,三人便从书房出来,叫了周氏和童若瑶一起去老太太那边吃饭。

张氏笑说今儿是团圆日,一家子终于都在了。老太太对此没有特别的反应,只有童二叔应和了几句。

大伙高高兴兴地坐下,竟是所有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了,看上去真有点儿团圆的意思。席间没人说话,饭后坐着一起吃茶。

童若瑶挨着周氏,童若秋挨着张氏,恰好两人面对面。所以这一顿饭童若瑶在难以下咽的情况下,吃了七分饱。看着碗里的茶水,又猛灌了几口,对面童若秋嗤笑一声移开目光。

“她们姊妹跟前都有几个人?”还算安静的屋子里,老太太突然冒出一个问题。

张氏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老太太问的是自己,忙回道:“每人身边一个平常传唤的,一个粗使小丫头,外加一位奶妈子,一共三人。”

张氏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一样,童若绾暗暗低了头冷哼一声,童若秋屋里的人才不止三个,算起来比她们多了一倍。

老太太听了,点着头琢磨着,目光在童若瑶身上停了停,才落到周氏身上,“四丫头虽是才回来,到底也不能失了咱们这样人家的体面,如今大老爷有了作为,女孩儿屋子里好歹也要有人,你瞧着有没有合适的,给她屋里安排安排吧。”

在老太太提出问题的时候,童若瑶就知道接下来她会说什么。如果他们有能力叫下人服侍,又何必在乡下住了那么些年?而老太太虽然只说了童若瑶一人,意思却是周氏屋里,童若远屋里也要有人。

如此算起来,要养多少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