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胡搅(2 / 2)

加入书签

后面那些话刘氏是在心里想的,大奎只看着也知道她想的什么,挑起水桶绕道往外走。

刘氏瞧着他的背影,气得跺脚,“好歹你救过她一命,她不能忘恩负义!”

这话叫大奎顿住步子,沉着嗓音道:“已经迟了,再说我从来没想过要她报答这个恩情。”

这些年都是自己瞎想罢了,那样的女孩儿怎么能屈身待在这样的地方?童家本来就是从上京搬来的,如今只怕是要搬回去了,就是童若瑶真的答应下嫁,童老爹和周氏也不可能答应,他们怎么能让自己的女儿孤零零地待在这么远的地方呢?就是大奎也不愿。

回到屋里的刘氏越想越气,晚饭时便朝大奎唠叨:“王家这门亲原是好好儿的,结果人家姑娘却不肯了,说到底还不是因为童家姑娘,如果不是你被她迷了心窍,做出那些不合规矩的事儿来,传到王家姑娘耳朵里,王家姑娘如何会不肯?”

刘氏一边说,一边琢磨,接着又道:“她童家姑娘误了你的事儿,总该给个说法吧?纵然是老天爷也不能像他们家这样欺负人,不过是童老爹中举罢了,莫非中了举就成了贵人?”

大奎匆匆扒了几口饭,放下碗筷就出门,懒得听刘氏唠叨这些。刘氏却好似没有擦觉,继续道:“不能就这样算了,总该向童家讨个说法才成,如今你也一天天大了,外面的人只说你一颗心都在童家姑娘身上,略好的姑娘哪里肯嫁给你,难道就由着你一辈子不娶媳妇?”

刘氏越说心里的想法越多,好像有千百个理由都是童家对不起他们家,根本就没有想过,在这之前自己压根就看不起童家,更看不上童若瑶。而大奎除了那次救了跳水的童若瑶,根本就没帮童家做过任何事,童家到底有什么对不起她家的?

之后几日,刘氏渐渐便不往童家来了,然而,她的那些话却渐渐的在李家村传开了。众人倒没当回事儿,因为大伙都记得这之前刘氏还和周氏吵了一架,差点儿打了起来。大伙不过是当做笑话听,或暗地里嘲笑刘氏一回。

为这事,周氏还找了童若瑶,闻声细语地道:“不是娘故意阻拦什么,也不是要编排谁,大奎倒是个踏实的人,可他母亲……你嫁去这样的人家,受苦受累不说,还得受气,做人不能要求样样都好,但总要把坏的方面降低才成。娘也不是看不起乡下人,倘或是个和和美美的家庭,你又愿意,做娘如何不肯?”

童若瑶也没想到刘氏会来这一手,现在细想来,亏得周氏管教严格,不让她出门,倘或真和大奎接触多了,才是有嘴也说不清了。原以为乡下淳朴,却也是因人而论的。李家村到底是受了许多城里人的影响,已经失去了原该有的淳朴。

“我省得。”童若瑶在心里一叹,自己对大奎也是抱有一份感激在里面吧,如果不是他自己现在又在什么地方?

周氏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有好总有坏。

“好了,咱们不说这个了,那天王乡绅不是带了一封信来么?是不是二叔叫带来的?”

周氏听了,慢慢放下手里的针线,怔怔出了半天神,才扭头勉强扯出一抹笑来,点了童若瑶的额头,道:“就你古灵精怪的,什么也瞒不住。”

------题外话------

求收藏,求包养,谢谢亲亲们的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