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闹罢好戏登台(2 / 2)

加入书签

那几个闹事老弱,原就是小老百性出身,哪经得住旁人猜疑目光,只哭哭啼啼将这是让来由说了个清楚。

这死了人叫周大,是个街上打杂儿闲人,家里更是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偏这周大命里有福,虽三十出头才娶了老婆,但头胎便生了个儿子,而且极其聪明伶俐,不过到学堂外头听了两日,便能背下四书来。

这周大祖上也是发达过,做过个小小京官,昔年这周大也常听人说,他家以前是如何如何富贵,心里头自也有些说不得念想。

如今见着儿子如此天资非凡,周大自是不忍埋没了去,求亲告友四处寻觅,借来了十两束脩,把儿子送进去了学堂里去。

这周大儿子也是个有出息,在学堂里很是争气,周大心里高兴之余,难免忧心,这学里束脩半年给,上半年给了,这下半年还没处寻去。

这周大又是个老实人,只知道每日下苦力寻活儿做,节省日常用度,好攒些钱出来。

也是命里劫数,这几日贾府里施粥,那周大恰巧着做活路过瞧见了,便想着讨碗粥填填肚子,省顿是顿。

于是这几日每每做活空隙,便到贾府门口来讨粥吃,结果吃了不到两天,便闹起了肚子,拉了半日便没治了,请大夫来看,大夫只说是吃坏了肚子,得了痢疾。

这周家穷得连米都买不起,吃得都是杂粮,吃了几十年也没见吃坏了去,家里人是百思不得其解。

恰巧着周大曾听施粥人说,贾府施粥米都是什么绿粳米,稀罕得很,这周大心疼家里人,那日活儿又轻省,便多讨了半罐粥,想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结果回家便闹了肚子。

这周家老小开始还未想到这粥上面去,还是周家媳妇捧粥去热时,被大夫瞧见了,只说这煮粥米都发霉成绿色,已是吃不得了,这周家老小才想到这粥上去。

这周大是家顶梁柱,这没了,家子老老,小小,横竖也没活路了,还不如索性闹上场,反正不过就个死字而已,这才有了抬尸堵门事儿。

贾赦和贾政在里头听见碧粳米三字,便皱起了眉头,再听得发霉变绿话儿,贾政禁不住冷冷笑,只指着几个小厮喝命道:“把施粥人都给拿过来,今儿免不得要作回恶人,否则明儿抄家灭族了,还不知这罪过是打哪来?”

贾赦心头虽为这事生气,但转念想想,着实有些疑惑难消,他穿越之前,见过不少霉米抛光冒充良米新闻,但也没见谁吃出了什么了不得问题,更别提吃死人了。

念即此,又见外头围了这许多人,贾赦心上不安,也顾不得被人腹诽冷血无情,当下只吩咐道:“把那所施粥也搬过来,再请了相熟王太医过来。”

贾政听了贾赦这话,十分不解,只朝着贾赦问道:“兄长这是……”

语未了,贾赦便摆了摆手,只说道:“也拿不大准,还是请了太医过来再说。”

不多时,几个穿绸着锦粗使婆子便被人带了进来,还有半桶粥袋米也被人抬了进来。

个三十来岁,白面无须中年管事上前禀道:“负责施粥人都在这儿了,所施粥还有剩下米,为数甚多,小便只取了些过来让两位老爷过目,剩下也遣了人仔细看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赦听着这管事话,打量了那管事几眼,心中暗道,这管事倒是个知事晓理,颇有才干。

贾政无心理会这管事,他只瞧了瞧那几个穿绸着锦粗使婆子,觉得很是眼熟,似乎时常见着,心里不免纳罕,方问着那几个粗使婆子道:“这负责施粥怎么是们,们不在内院呆着,跑外头来干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大概会是16日的硬卧,于是明天还会更一章,然后就是每两天一更鸟,于是三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啊,偶除了坐船什么都晕。顺便吐槽一句,软卧果然是最难买的火车票。

ps的ps:谢谢leonalaw书友的地雷,cp这个问题,一定是有的,不过现在还不会出来啊,但是也不远鸟~~~~~对手指,应该不远鸟,抚摸一下,爬走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