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姐姐打完电话后回到病房,看到妹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累的趴在床边睡着了,姐姐叹了口气,也在另一边坐下,也不知道她就这么睡着了,究竟和她们老板请假没。swisen.com(Www.K6uk.Com)

想到刚刚和姑姑打电话时的情景,姐姐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人和人相处,谁还能没有一个矛盾啊,很多时候放宽心,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是母亲曾经经历的那件事常常在她们家里面唠叨,时间长了想不落下埋怨都难。

一件事反复被说个无数遍,应该算是很多家庭妇女的通病吧,也不管别人如何了,反正她们的母亲就有这个毛病,不得不说这样反反复复的重复同一件事确实能达到意料中的效果。

比如,母亲常常说父亲这人怎么样怎么样,时间一长,父亲在俩女儿心中的形象就可想而知;也比如说母亲十几年如一日的拿出一件事说姑姑不好,时间一长妹妹对姑姑这个人就会潜意识的排斥。

所有人都知道父母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妹妹这种奇葩性格绝对与父母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其实说到底,她们与姑姑家的矛盾也没有多大,无非是些生活中的小摩擦,却让她们一家人记了十几年。

印象中母亲说的最多的一些事就是当年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想要找姑姑借一点钱作为本钱,本来是想借一千块钱来进货的,但是姑姑找出各种借口说没钱,不过最后也拿出了三百块钱借给她们的父母。

但是她们的邻居知道这件事后反倒拿出来一千块钱借给父母,当时父母也不过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没多久,与邻居也不过是相处了几天,谁也没想到最后帮了父母的竟然是这个刚刚熟悉的陌生人。

母亲借的姑姑的三百块钱在六天后刚刚回本的时候就还了回去。

后来有人说,是姑姑的邻居说的,姑姑曾经对他们讲过这件事,并不是因为没钱不借给她们的父母,而是因为不想借。

确实,父亲的那几个兄弟姐妹当时如果说谁过的最好,也就只有姑姑了,那时候姑姑的户口也已经转到了这个城市,姑父也是正式工,工资稳定,怎么可能没钱呢?

如果因为姑姑不肯借钱就记恨姑姑当然不可能,虽然母亲也常常在两个女儿的耳边念叨这个姑姑不好,但是谁都有不想借给别人钱的时候,倒也没有多大的麻烦。

但是后来又发生的另一件事却让妹妹彻底不高兴了,后来姑姑一家想要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手里的钱却不太够,当时她们家的生活还算不错,当然如果不算她们还买不起房买不起车的话,手里当然也存了一点钱,姑姑就来找她们家借钱。www.6zzw.com

母亲可能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和容人之量就把钱借出去了,因为当时姐妹俩也不在家,只是听母亲转述,所以也忘记了究竟是找她们借了几万还是十几万块钱。

但是,这笔钱后来迟迟不还,才让姐妹俩对姑姑一家人彻底有了意见。

毕竟她们家现在也没有买房啊!

*

母亲醒的时候,姐妹俩都趴在床边睡着了,大女婿坐在旁边一角不知道在拿着手机干什么。

感觉到床上的动静,大女婿抬眸一看,“妈,你醒了?看看哪儿还难受不难受?我给你熬了点粥,要不要先起来喝点儿!”

说着大女婿就把手机放在一边,起身端过旁边保温桶里的粥想要给母亲倒出来。

母亲的视线也跟着大女婿在转动,在大女婿放下手机的时候,母亲很随意的瞟了一眼,是这个女婿常玩的一个游戏界面,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在关键处,难得这个女婿竟然能够放下手机给自己倒粥。

“你们怎么回来了?”母亲盯着大女婿的动作问道,声音有一些沙哑。

“昨天小妹说您进医院了,所以我们连夜赶回来的!”姐夫把母亲慢慢扶起来,又把尚且还热乎的粥端给母亲。

母亲稍微一动,趴在床边的俩女儿也跟着醒来了,她一边揉着还迷糊的眼睛,一边打完哈欠问道,“妈,你醒了?感觉怎么样?疼不疼?”

母亲勉强笑了笑,安慰道,“没事,别担心,怎么还把你姐他们叫回来了?多耽误工作啊?”

姐姐忙说道,“妈,你都进医院了,我们怎么可能不担心?怎么可能不回来?别的事儿你也不用瞎担心,安心养伤就行!”

都什么时候了,母亲竟然还在这儿问她们的工作,想想也知道她们肯定已经无心工作了啊!

陪着母亲,看着母亲安全无恙的出院才是最要紧的!

“是啊,妈,您不用担心,我请了几天假,等您身体好了我们就回去,您快喝点吧!”姐夫也在一边应和着自己的妻子。

“我这不是没什么事吗?怎么能耽误你们的正经事?”母亲搅了搅碗里的粥,低声嘟囔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