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李家的相公(1 / 2)

加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不能全面回答读者评论,在此说吧。(wWW.K6UK.COM)

文中的人物性格与处世都是作者的个人观点或者解释,未必对或错,都很值得讨论,很多问题都可以盖楼论谈,我也会积极参与评论——不是解释,只是个人观点,因为很难说谁的就对,谁的就错。

——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我不够仔细,或者不能充分接受意见,写文这东西多半是一意孤行的,接受太多观点,人会散掉,尤其像我这种菜鸟。

——至于圣母的问题,其实我也很讨厌圣母,但可能我是比较没有前瞻性,所以有时候显得很圣母,老妈就经常觉得我太大大咧咧,完全不晓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实有些事是看得明白的,但不想去做,因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影响不大,日子总要有低有落,不是自己没脾气,只是没到发脾气的时候,待到惹得够了一定限度,我通常会一起爆发——这一点与莫语有点相似,有些时候会突然爆发。

想起一件趣事来,某次在路上被人玩飞车——先生开车一向比较仔细,尤其在我和孩子都在的时候,但那位不知道怎么回事,反反复复超上来又退下去,兴许他觉得好玩,但宝宝在车上,我们觉得很危险,气到最后,小两口都翻脸了,趁着红灯停车,老公拉开车门就想出去,结果我先冲了出去,还提了跟铁棍,那位仁兄从后视镜一看到这景象,超了红灯就跑,我也只好回去车里,心脏却累到早搏——心脏不给力是很麻烦的事,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尤其孕前和孕中的妈妈以及坐月子的妈妈。

这件事一直沦为家人和朋友的笑谈……我想起当时的感受就是没感受,只是头懵了一下,什么都没想。

怎么会突然讲到这里?

总之就是不管好还是坏,大家积极讨论,盖楼吧,当发泄一下心中的意见也不错,放心,涉及到让我不愉快的地方,我会积极回避。

那南坡李家的老大还活着——

避难群落里的女人们私下里口口相传。

唉吆,真可惜了这么个小寡妇,本还以为不用彩礼娶个媳妇回家呢——某些“热心”人的遐想。

李政然是半下午时到的,身后跟了三四个下属一起来帮忙,因为怕骑马惊了四邻,李政然在山谷口就下了马,一路牵着过来。

政亦、政昔和王虎大老远迎了过来,一路说说笑笑地回到自家帐子前,吴氏一见到儿子,眼泪哗哗地流不完——终于全家都没事了。

莫语抱着孩子站在婆婆身后,先给人家母子相聚的时间,待到婆婆好不容易哭完,这才上前去。

一场仗下来,尽管他脸上笑得温和,可仍看得出眼中的疲惫,让她这做妻子的好生心疼。

小乔乔还算认识爹爹,在经过一小会儿的躲避后,终于记起了这个就是她亲爹,这才大着胆子伸出小手拉扯爹爹的耳朵。

“辛苦你了。”李政然亲一下女儿,对妻子道。

“王兄弟说你受伤了。”伤在了哪里?不见他绑绷带呀?

“擦伤而已。”怕母亲又要担心哭半天,自然不敢绑绷带。

“李校尉,咱们从哪儿开始收拾?”身后的下属问道。

李政然抱着女儿回身:“老虎,你带他们收拾吧。”交给王虎。

王虎招手示意几个兵丁过去帮忙。

而这厢,莫语对丈夫低声说了几句悄悄话,只见李政然望一眼对面的草棚,点点头。

“既然得人之惠,自当当面感谢。”将女儿递给母亲,道:“母亲,我跟宁儿和政亦他们去向对面道声谢。”

吴氏抱过孙女,点头应着。

其实周围邻居都很好奇李家老大长什么样子,看身后带了好几个穿盔甲的兵爷,应该是个大官吧?这就更好奇了,可又不好意思上前看,见莫语引着丈夫往对面走,禁不住都往老梁家的草棚靠拢了去——

梁家人都站在草棚外,本也是观望者之一,见李家兄弟仨往这边来,不禁有些紧张……

“这是梁大伯、梁大娘和梁家两位大哥。”莫语介绍道,“大伯,这是我家相公。”

李政然拱手施礼,道:“感谢大伯照顾我全家的周全。”

梁老爹笑呵呵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没帮什么,没帮什么。”

李政然直起身后,才让梁家人看到他的全貌——丰神俊雅,与两个弟弟一样,都是好相貌,不过与两个弟弟比,少了政亦的文气,但多了些英武,少了政昔的年轻气盛,却多了几分稳重,三兄弟站在一处,一眼便能看出谁是兄长。

有子如斯,为人父母的还有什么可求?梁老爹在心中暗暗羡慕李家父母。

梁老爹邀李氏三兄弟坐了下来,聊着些不痛不痒的客气话。

梁家人都笑呵呵的,唯独那二郎看上去很别扭,或者应该说是羞愧到脸热——人家丈夫活得好好的,而且还如此的俊秀且有能为,他之前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莫语自然看得出二郎的神色羞愧,这几天他连远远望见她都会躲开,可见是觉得没脸见她——这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也罢,她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吧,人总有冲动的时候,何况他也是有所误会才会说出那种话来。转脸与梁大嫂聊谈,避开与梁二郎可能的视线擦撞,免得对方不知该如何自处。

“李大嫂……”小春怯生生地站到嫂子跟莫语身后,似乎有话要说。

“怎么了?”这丫头很少与人说话,怕生又怕羞,莫语好奇与她居然主动跟自己说话。

“你是要回阳城么?”低着眼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