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谁与共 32辞官入赘(2 / 2)

加入书签

妤卉之所以耽搁了这么久才回到虚拟的世界,是因为她上了姜博士的贼船。姜博士抛给她的最后一叠文件,是关于虚拟游戏的营销推广策划,附带如果她能拉来稳定地客户。则可以按照预期利益,为她增加今后在虚拟世界的特异功能。她怎能不动心?

策划是她的本行,营销拉客户应该也不难吧?她信心满满拟定了全盘的计划,带着推广资料踏上征程。这才发现万事开头难,尽管她现身说法活灵活现描绘出这个虚拟世界的种种妙处,不过女尊的设定还是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两周,她只成功谈妥了一个可靠的客户。

她等不及了,现实世界的两周。差不多虚拟世界地四五个月,阿黎他们会不会已经失去希望了?任凭她花言巧语绞尽脑汁游说,姜博士也不肯告诉她虚拟世界的进度,美其名曰怕影响她工作的动力。越是这样说,她越容易胡思乱想。她无法忍受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决定还是不再贪多,只选择两项特异功能。

首选是拥有高超治愈能力,通过触摸完全治愈伤患,伴随长生不死,能力可以遗传给虚拟世界里的后代。另一项究竟选什么她则犹豫了很久。最后干脆用电脑随机选择,可结果让她哭笑不得……

醒过来之后,她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彻底治愈阿黎。然而此等神奇能力最好是保密。并非她不信任逝水,实在是怕自己智商欠缺,不留点小秘密,将来会被逝水吃干抹净。

所以妤卉厚着脸皮,在询问完最近的变故和情况之后,就请求逝水暂时回避,留她与阿黎单独聊天。

“我不走,除非你答应我一个条件。”逝水很坚决地说话。他强硬起来自有一股威严气势,不容侵犯动摇。

妤卉央求道:“你先说说看是什么条件,我能做到的一定答应你。”

妤卉以为逝水会重提圆房的旧事,岂料逝水却笑着说道:“我想要继承妫家成为家主,圣上已经允诺,不过家中有规矩。已嫁男子除非下堂或妻死归家否则不能服众。我要继承家业。又不想下堂求去,不想与你分离。所以只有恢复姓氏,委屈你入赘。你愿不愿意?”

逝水只是一时兴起提出了无理的要求,想试试妤卉有几分诚意。如果妤卉犹豫,他会采用别地方式更小心地争取她的爱,如果她连这等屈尊的要求都能答应,就证明在她心中他还是有分量的。

妤卉以前在官学学习过大华律法,其中有一条规定,入赘女子需舍弃母姓,终身不得出仕为官。所以如果她答应入赘,就意味着必须辞官。

辞官未尝不是全身而退脱开皇帝摆布地一种好方法吧?逝水提的这个要求乍一听对别的女子而言太荒谬,妤卉却认为正适合自己当前的处境。只不过她若弃了妤姓,入赘妫家,阿黎又当放在什么位置?

皇帝虽然还没有下旨让她将阿黎扶正,大概就是想等等看她是否还能醒过来,是否还有利用的价值吧?阿黎入京后,本来是想要将军权交回,可皇帝为了打压姚家一系在军中的地位,愣是让阿黎以男子之身继续担任元帅统领四十万大军,并且制造了许多流言假象,模糊阿黎已经嫁人的事实和过去卑微的身份。

这样就造成妤卉十分尴尬地处境。如果她醒过来恢复健康,阿黎在妤家就有了更多的倚仗,同时妤家也有阿黎这等军权作靠山,又把控全国的经济命脉,会成为比姚家还有势力的世家大族,隐隐威胁到皇室的统治。因此皇帝迟迟没有下旨宣布阿黎为妤卉正夫。名份一日不定,妤家对阿黎就不可能完全信任。

对逝水而言,如果妤卉醒了,就意味着他永远也不能觊觎妫家家主的位子,皇帝是不愿意看到四大世家之间关系太稳固地。妤卉明白自己短期内是给不了逝水最想要地,可助他实现最初当上家主那个心愿,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如果她不再是妤卉,如果她放弃了世家身份,如果她永远都不能再担官职,皇帝就不会将她作为威胁了吧?反正天下大定,飞鸟尽,良弓藏,她不主动急流勇退,难道还等着皇帝将她榨干之后再踢开么?

何况她在这个世界有一千年地笀命,有某些神奇的能力,一旦让皇帝发现,她恐怕想跑就不容易了。还不如趁机躲得远远全身而退,哪怕让世俗嘲笑她太失女子体面,她自己开心乐意就好。

数日后大华国京城中又传出一条震惊四野的消息。

原皇子妻妤卉辞官弃姓入赘妫家。她的侧夫妫氏七郎继承了妫家,以已婚男子之身执掌门户。其实这消息还有被朝廷极力压下的后半段,那就是堂堂战神一代传奇男元帅皇子姬黎,竟心甘情愿随着妻主入赘妫家,放弃了皇子在婚嫁中的特权,只为求与妻主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若干年后,大华国出了一位据说能治百病甚至可以让人起死回生的于姓神医,她与他俊美的夫郎云游四方扶弱济贫,做了无数善事。

男元帅姬黎已经成为过去的神话,女神医于心悦取而代之变作最受百姓敬仰的新一代偶像——

希望看到从一而终的就到这里了——

其实这本书最初的设定是想写成绝对的从一而终,不过呢,写着写着我就不忍心再杀人了,于是乎到了后面留了一点开放的幻想空间,也促成了下面那个n结局。希望想看到严格的从一而终的人能够谅解。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另外要说的是新书出炉的时间要推后了,最近我的工作比较忙,又想好好休整一下只得暂时放弃写书。预计最快新书推出的时间是六月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