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我们的出发点不一样(2 / 2)

加入书签

“也没多大打算,今年还是种稻谷就是。多备点粮食总是好的。不过,我想留点地起来,种一下七爷爷说的那个粘米或是其他的米,我已给大师兄去了信的,看他能不能帮我搞到一些特别点的种子来。有什么我都种种看看,只是先试种一下。这些试种的,我就得交给你和鲁姐夫帮我看着点。这些试种的东西,一旦种好了。用处可就不一样。那就卖不一样的钱了。”

老沈头儿也不知道雪见究竟是要种什么,但还是点了点头。

“对那些佃户,我过明天就把他们召起来说一下今年的分配方案,就按我在家说的那样,他们收得越多,他们得得越多,我今年只一亩收一斗。多的都给他们,明年他们就得听我的,我叫种什么就种什么。明年我就按人头给他们分粮食。收的东西就全是我的。我按我的价卖了,或是怎么了,最后年尾的时候,我再给他们一个过年的红包。”

老沈头儿抽了口烟,道:

“没看到过你这样大方的主家,一亩地只收一斗。你知道不知道,你这地都要好地,一亩地只要好好管理,能收三斗多到四斗的粮食呢。你这个主家倒没有佃家多。”

雪见点点头,道:

“所以,爷,不给别人点好处,别人怎么会听从你的呢?我用今年一年的时间来看看这里的人,如果这些人不能长期相处和合作。那我就不再与他们佃了。”

果然中午的时候,有着鱼吃了。因为那几位终还是想到了办法去网到了些鱼回来。那河里的鱼果然肥美。

下午近申时的时候,梁家人到了。还是梁仲秋驾着马车,只是这回车里多了一个人,就是胡月娥的父亲。

胡月娥的父亲就是一个标准的读书人的样子清瘦的高挑的身材,有一小缕胡须,面容清秀,看上去和胡月娥倒是很像。

雪见和小草迎到了门口,见到了也是认真的行了礼。不管如何,这人可是小舅的岳父,又是小舅的先生。那双眼里透出的睿智显得此人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想想能教出小舅这样的人的先生,想来就不差。

小草上前一步扶着胡月娥,胡月娥的眼眶看上去有些肿,雪见想可能是昨晚哭过了。想来是小舅要走了吧。可能是舍不得。

今天下午雪见就把后院的主屋给收拾出来了,就是准备给小舅母和姥姥住的。进屋后,大家互相见了礼。也做了些明日出发的安排。梁声越就特别的把雪见拉到自己的岳父面前道:

“岳父,我给你讲的就是这个女娃。这是我二姐的大女儿。月娥放在她这里我是很放心的。就是月娥也想就在这里养着身子。”

胡先生看看雪见,温和的笑道:

“是个有途的女娃。聪明漂亮。孩子,你舅跟我说起你的事,我最先可是不信的。后来我女儿回来也这么说。我才信了。这世上还真有过目不忘的人。可惜你就不是个男娃啊。要不然,读书哪还有我们的份哦。”

雪见大窘,不好意思的说道:

“胡爷爷这么说雪见是真的无地自容了。我哪会过目不忘。我只是比别人用心点,努力点,因为当时我们家的情况不一样,我急着想让我们家好起来,想让爹娘过得轻松点。你问小舅,我现在条件好些了。这现在可没那么努力的看书了。再说了,我看书和你们看书不一样,你们着重看的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我看的是怎么样让自己家不穷的事。我是女子,不能赶考,所以我们的出发点不一样,同样的书,我们能读出不出的观点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