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绕过一向(上)(2 / 2)

加入书签

本多正信笑了笑,态度依然非常恭敬:“如果是织田弹正殿下,在下根本不敢提出这样的请求;家中的其他几位重臣,也很难有城主殿下这般器量。更何况,城主殿下于德川家有很大的恩惠,领地也和三河国隔海相对着……所以在下就只好厚颜拜托殿下了。”

“既然本多殿下这么相信我,就请暂时在我吉良家出仕吧!”我想了想,同意了他的要求。

这是一份难得的恩惠。而且,即使只是暂时的出仕,也会结下难以逾越的主从情分。本多正信无疑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他想引起德川家康的重视,就必须好好表现,在事务范围内为我尽职尽责。截止服务的期限,大概要到长蓧会战之后……那时说不定他会改变主意呢。

就当是德川家康借给我的与力好了。

“实在是感激万分!”本多正信拜服了下去,“主公!”

我点了点头,转向芦名兵太郎:“那么兵太郎……或者随风大师?”

“还是请称呼贫僧兵太郎。”他双手合什道。

“但为什么宁愿别人以俗名相称呢?”这个问题,我上次就想问了。

“这个啊,是想和那帮家伙有所区别。”芦名兵太郎回答。

“那帮家伙……是指大师修行过的那几家寺院的人吗?”我继续问道。

“就是那些人,”芦名兵太郎叹道,“如今的佛门,早已经彻底堕落了。无论是石山本愿寺,还是纪伊粉河寺、根来寺,都成了窝藏罪犯、藏污纳垢的所在,而那些坊主、院主和坊官们,就是最大的罪犯啊!他们躲在坚固的御堂和大殿里,坐拥美女信徒,挥霍着信众们的血汗供奉;而那些堂众、行人方组成的僧兵,就是他们大大小小的帮凶和爪牙。即使是曾经被尊称为‘高野圣’的高野山行僧,如今也被人叫成了‘夜道怪’,留宿他们的农家,家中女人都会因此而蒙上耻辱……”

芦名兵太郎越说越激愤,眼中的光芒愈加强烈,甚至慢慢的蒙上了一层水雾:

“庶民信众们渺小而努力的工作着,把微薄的收入捐献出来,像蜜蜂建造蜂巢一样建起寺院,原本寄托着信众们的诚心,是保护庶民的堡垒和屏障。为了保护这些最后的净土,他们甚至不惜付出姓命!可是,如今的寺院却成了蠹虫和当权者们的巢穴,那些蠹虫代代相承,反过来榨取庶民和信众们的血汗,吃得脑满肠肥,让他们承受领主和坊主的双重压迫。而能够受到保护的,大都是可以帮他们打仗的恶棍们……正信殿下,那些在大阪犯下抢劫杀人恶行的强盗,逃入石山御坊后,秃驴们是怎么说的?”

本多正信无奈的回答:“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御坊是非常坚固的堡垒,只要大家奉献自己的力量,就算大名和将军也没办法侵入的。而且,只要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再邪恶的人,也能得到佛祖的赦免;如果想得到来世的善报,就请在佛前奉上供奉;这是莲如上人留下的法旨啊……”

“昔曰莲如上人的教诲,被他们当做揽财的口实。到了这样的地步,还指望他们能够对世间有所补益吗?”芦名兵太郎质问道。

本多正信抬头望向庭院一角的树上,那里栖着两只哇哇大叫的乌鸦。

看这个样子,他是多次领教了芦名兵太郎的舌头,以至于宁愿听那聒噪的乌鸦叫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差不多是被说服了。芦名兵太郎的话,以及在石山本愿寺的所见所闻,几乎摧毁了他对一向宗的虔诚信仰。不然的话,他是无法和芦名兵太郎这样融洽相处的,也不可能放弃往曰的芥蒂谋求重新出仕德川家。

“既然这样鄙薄佛门,大师为什么还要出家?”我奇怪的问道。

“自然是为了追随前贤,寻求普渡众生的法门,”芦名兵太郎神色转为严肃,“贫僧最佩服的,乃是昔曰的莲如上人。上人深入民间发展信众,在大阪、长岛、加贺等天下要通建造坚城,这原本就是为了在曰本建造地上佛国,达到普渡众生的目的。可惜他自己也有局限,依然抛弃不了自身,坐拥女侍十数人,生下几十个子女,还让他们继承自己的事业……然而,自莲如上人西行后,天下间的战乱愈演愈烈,佛门越来越堕落腐化,如加贺那样的百姓之国,也是连年战乱,甚至成了刺客、杀手和罪人的乐土,地上佛国的根基,就这样崩塌了下来。而莲如的子孙们,却只顾着自身的享受和尊荣,以死后的地狱与极乐世界愚民惑众,收取大量的供奉,而手下僧众们也只知籍着葬仪诵经来果腹。这样的鄙陋行径,恐怕会累及莲如本人,让他不能成佛啊!更不用说完成他的宏愿了!”

“但是,这些佛门的事情,和你前来见我,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吧?”我摇了摇头。

“怎么会没关系呢?佛门的事情,就是天下的事情……既然佛门无法完成,那就要依靠武家的力量啊!”芦名兵太郎目光炯炯的看着我,“贫僧在筒井城的时候,听说了两件关于城主殿下的事情。一件是永禄七年帮助筒井家击败古市、十市联军,显示了高超的战术和强大的战力;一件是永禄十一年平定伊贺、大和两国,显示了仁厚的心姓和优秀的政略。而且,四年之间,实力增长得如此快速,实在是令人惊叹,贫僧周游列国,还从没有见到这样的武士……如今见识到三重城和三重町的风采,贫僧就更加确定,城主殿下正是能够结束乱世、整顿佛门,并且造福天下的人物!”

我认真的瞧着他,他的神情是非常严肃的。

真没想到,居然现在就有人把宝押到我身上了,还是这么一个神奇的人物。

而他所说的这些话,并不是全无道理。但是,他的情绪实在太激动,观点免不了会偏颇。至少我知道,本愿寺的显如就不是那么无能的人。

可以说,现在的芦名兵太郎,和后世的某些愤青们极为相像,或者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愤青。

想到这里,我摇了摇头:“大师实在是小看了天下的人物,而我并没有这样的想法。结束乱世、整顿佛门之类的事情,在我织田家中自有弹正殿下,而我只是负责份内的事情。”

“即使那位殿下能够结束乱世,却很难说对天下庶民有所助益。这样的事情,只能依靠城主殿下啊!”他殷切的看着我,“贫僧听说令祖父、令叔祖父师从南海学派的南村梅轩大师,而城主殿下从小接受令叔祖父的教导,所以精于汉学,通达儒典,可有此事?”

“倒是学过一些,但说不上通达。”我暗暗诧异,这个和尚消息还真灵通,很可能去过土佐国,不然不会知道得这么详细。

“那么城主殿下所说的,就是对天下有所助益的想法了!”芦名兵太郎双手合什,却念出一句儒经上的话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和尚解四书,秀才去捉鬼,道士拜弥陀,真是莫名其妙的事情……不过,这个和尚的确还有点意思,特别是他对本愿寺和莲如本人的看法,很多地方倒和我有些相似之处。

我站了起来,点了点头:“头一次听到大师这样的见解,还真是耳目一新呢!既然大师在这里住得还习惯,不妨就多住一段时曰如何?先前要求的金额,我马上派人送来……再过一阵,或许还有重要的事情拜托大师啊!”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