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50.以直报怨(2 / 2)

加入书签

戚兴国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四子,与两位兄长都曾在锦衣卫当差,可谓世代忠良,正气凛然。听得朱夔元的夸奖并未当回事,谦虚的问道:

“总督大人谬赞,卑职才疏学浅正好有事相求。昔日在宫中当值时,圣上曾问及‘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该如何作解,请大人不吝赐教。”

朱夔元闻听是小皇帝的疑惑,自然不敢怠慢。他本是武举出身,但在朝中广交鸿儒博学,也称得上是满腹经纶。这“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出自《老子》六十三章,说君子要以德报怨,但《论语宪问》却有不同的看法,孔子认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认为应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对于两位学派大家的不同观点,朱夔元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只说了些老生常谈的话。戚兴国听来甚觉无趣,自然也不再问下去,转而说道:

“这龙场本是我朝一位圣贤悟道的地方,王门子弟遍布天下,圣上口谕诸位将军需在此地焚香叩拜,并为文成公修建祠堂以便后人四时供奉。钦此!”

说完戚兴国继续押送囚车前往蔺州,只留下朱夔元、王三善站在原地呆望。两人回过神来才想起叩头领旨,暗叹小皇帝的心思高深莫测,这个疑惑的答案就在王阳明的心学当中,如此安排多半是要抬高王门的地位。

有了这次教训,进入水西境内后王三善处处小心谨慎,安邦彦见偷袭不成只能围着五峰山与官军打游击。不过好景不长,奢崇明父子在蔺州被凌迟处决的消息散开后,身边不断有人逃跑,王三善很快便探知到安邦彦的具体位置。根据商议,朱夔元率大军围困贼首,王三善则到水西王宫宣读圣旨。

前文提过,左战为了保护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决心保留水西部落,允许水西少主安位继续做宣慰使,但不得拥有武装力量,王宫的护卫和当地的治安全部由贵州布政使负责。同时将鸭池河以东的六目收归朝廷管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土司拥兵自重的可能性。

王三善兵不血刃的处理了水西的问题,朱夔元却吃尽了安邦彦的苦头。虽然经过多日的劝降水西兵已逃走大半,但是安邦彦这个山大王却当的逍遥快活,他利用官军不善山地作战的短板,依托地形不断在大山内周旋,搞得朱夔元晕头转向。

朱夔元心想玩了一辈子鹰,竟然被鹰给啄瞎了眼,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听到广西总兵侯良柱率狼兵驰援,当即命他从桃经坝偷袭安邦彦的后军,自己则亲自擂鼓指挥大军正面冲击贼阵。两军混战数日,安邦彦及其亲信终因寡不敌众被生擒于马上。

本着首恶必办的原则,安邦彦在水西城内被凌迟处死,和奢崇明父子一样传首四省以示警戒,至此奢安之乱终于平息。有了西南的教训,其他地方再推行新政就顺利多了,加上魏进忠的东厂一向严于律人,不但严苛的监督推行的时效,还顺带铲除了底层的东林余孽,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看着他呈上来的资产清单,左战笑容可掬的说道:

“进忠的表现让朕刮目相看,你不但忠心可嘉,还是位贤能之人,把你放在东厂真是屈才了。”

魏进忠听到皇帝的夸奖,内心欢喜,忙不迭的恭维道:

“这都是万岁爷的雄才大略,奴才不过是打打下手罢了。”

左战见他如此谦逊,知道这个狼崽子已经离不开自己了。虽然此人历史上臭名昭著,但对于社稷还是有功的,决定顺应历史给他赐名改叫魏忠贤。皇帝赐名可是天大的荣宠,就像当初他赐猛如虎为明有士一样,名字的本身就是一道帝王的光环。

魏忠贤如同中了**彩头奖,激动的叩头谢恩,深知这是一道护身符,以后就不用担心东林党秋后算账了,一连磕了十几个头才说道:

“奴才谢主子万岁爷天恩,这辈子就是当牛做马也报答不了主子恩德的万一,来世还要给主子当奴才,继续追随圣君。”

历史上对魏忠贤的褒贬不一,只说他如何篡权乱政破坏东林党人,却对他如何维持风雨飘摇的明朝江山只字不提。其实魏忠贤的能力远在崇祯手下那批东林党之上,他擅权的时候不但一直压着皇太极打,而且他把辽东军饷摊派到商人头上,农民至少还有一条活路。

当然历史的笔杆握在文人的手中,谁迫害他们就会对其进行抹黑。比如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杀功臣是事实,但为什么不说明白这些人居功自傲,贪污腐化,欺压百姓?甚至他们还污蔑朱元璋的长相丑陋,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嘛!朱元璋要是长得丑,当初郭子兴会选他当女婿?马皇后会冒死怀揣热饼给他续命?人啊,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你可以不说实话,但不能谎话连篇!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