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36.欲擒故纵(2 / 2)

加入书签

熊廷弼听闻方才恍然大悟,小皇帝是担心自己成了太国丈后更加恣意妄为,届时不但自己被无端弹劾,还会累及后宫里的扣月,暗自替熊家捏了把汗。不过这也足见小皇帝对扣月的情深意重,一块大石终于落地,连忙叩头谢恩。

既然窗户纸已被捅破,众人心情大好,纷纷祝贺熊府一家的尊荣。左战则顾及扣月的清白,嘘寒问暖一番便摆驾回宫。

假期内的皇家礼制一点也不少,初八在礼部和宗人府的安排下祭告太庙,缅怀历代先皇及功勋之臣。涉及礼仪,叶向高不免春风得意,觉得桩桩件件都办得甚是妥当,自以为定会讨小皇帝欢心。

左战知道叶向高是位干吏,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当众表扬礼部的工作,然后故意问道:

“今日与诸位爱卿祭奠祖宗神灵,缅怀帝国功勋,可有遗漏?”

众人深知这位小皇帝心智老练,一时摸揣摩不透圣意,都不敢乱搭话,只有来宗道直言回道:

“太庙是供奉历代帝王的地方,非钦命不得随意摆放他人的灵位。据臣所知历届史官都准确记录了先帝的遗愿,不曾有疏漏。”

左战知道这位倔老头敢说真话,倒也不恼,轻松的说道:

“来爱卿所言极是,既然都是奉钦命供奉,今日朕便下一道旨意,替一位郁郁不得志的老臣平反。”

这话如同往厕所里扔炸弹(分量十足),众人议论纷纷却猜不出个一二三。左战清咳了一声,继续说道:

“嘉靖八年,四川巡按御史戴金弹劾伍文定,尚书方献夫、李承勋亦诋毁文定好大喜功,伤财动众,逼迫文定致仕。这些人只顾一己私利,以至于朝廷失去了平复西南的良机。

朕早就听闻西南土司连年叛乱,有人却用黎民苍生的累累白骨大发国难财,叶爱卿你说对于这种官吏该如何处置?”

叶向高见皇帝又把点燃的爆仗放到自己手里,暗自叫屈为什么每次都是我!他在朝堂多年自然知晓伍文定一案非同小可,如果平反将是一桩牵连甚广的大案,含糊其辞的回道:

“启奏圣上,此事发生在嘉靖年间,需要调阅刑部的案卷。臣身为礼部之首,不在其职不敢妄言。”

众人见小皇帝突然发难,提及了百年前的一桩旧案,如那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要说伍文定是冤枉的不假,可当时大太监刘瑾弄权,几个为他伸冤的御史革职的革职,流放的流放,谁还敢出头。

左战见众人不敢答话暗自发笑,心想这就是人性,树倒了猢狲才会散,墙倒了众人才去推,一脸严肃的说道:

“文定之事久矣,朕不愿深究下去。今日提起,一是追谥伍文定为忠襄,牌位供奉于太庙当中,其后人选其贤者入太学进修。二是要吸取辽东的教训,早日筹谋安定西南土司的大计。”

其实平定建虏之乱时,左战就算过一笔经济账。借着各地卫所出关的机会,孙承宗严查缺编顶替的情况,不但更换了诸多将领,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每年还为朝廷节省军饷达三十万两白银。

为了推动战役的进程,左战大力推行新式陆军改革和火器的研发,又从荷兰和法国购买了大批的燧发枪、吕宋大炮进行仿制,组建了一支三万人的神机营。收编辽东铁骑、察哈尔部骑兵,组建了一支五万人的关宁铁骑,另有两万重甲陌刀步兵,一万勇卫营,二千七百虎贲,九百羽林。

这些总计花费了七百万两白银,其中朝廷支出军饷二百四十万两,其余的费用全部从内藏库调拨,也就是说左战只败光了老朱家十分之一的家底,不但在一年内解决了辽东问题,还将明军打造成了一支接近于近代陆军的地表最强力量。

这样算起来左战是赚的,所以他决定故意放任奢安之乱的发生,以此为契机推进对西南各土司的改土归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一方面尊重少数民族兄弟的信仰、文化,另一方面互相迁徙人口,设置流官,将中华文明传播到边疆地区,形成稳固的中华文化圈。

经过多日的思考,左战决定追封伍文定,让朝廷的注意力转向西南。同时任命兵部尚书朱夔元为川、黔、滇、桂四省总督,秦良玉、马祥麟、杨嗣昌、袁崇焕为各省总兵,提前进行布局。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