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战争皆止(2 / 2)

加入书签

“这样说起来,老天爷还是蛮眷顾我的,哎呦!小子轻一点!”

许贯忠见李朗心情又好了起来,便拍拍他肩膀向另一边走去,周武站在那里的眺望着陈县县城方向,一脸的哀伤。

许贯忠走到周武的近前,眺望着陈县,感慨着说道,“想我许贯忠本是宋月皇朝的一个武状元,可惜宋月皇朝重文轻武,为报效朝廷,我弃武从文,就是为了能一展所学,可惜天不随人愿,宋月皇朝奸臣当道,我等寒门子弟又怎能过得了这关。”

周武听了这话语,面露讶色,“许先生竟然当过宋月皇朝的武状元,不知怎么会来到我千羽国来?与我父亲相识。”

许贯忠的脸上的浮出了一丝微笑,“当时我投路无门,便想游遍宋月皇朝的地域,也当散散心了,可是我一路走来,发现宋月皇朝内匪寇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外草原上的辽国与金国又虎视眈眈,而宋月皇朝重文轻武,又不许将军与士兵呆一起训练,士兵因没有训练而惜弱不堪,将军与士兵不识,无法精确调配,没有丝毫军心可言,若战争爆发,宋月皇朝必将灭亡。”

许贯忠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良久才缓缓继续道,“当时的我正好来到这千羽国陈县,才打算就此隐居于此,不问世事,然你父亲为官清廉,又一心为国为民,我为此自叹不如,觉得若老死山林,那我学武习文又有何用,可惜我又不知道该去哪里,本想去其他国家看看是否有我有武之地,可惜故土难离啊!”

两人沉默良久,许贯忠率先出言了,“走吧周武将军,我们去找李朗将军一起谈谈接下来的守城事宜吧。”

“好。”两人一起朝李朗走了过去。

邻镇镇长办公室内。

李朗主坐,周武、许贯忠分坐两边,李朗看向许贯忠问道:“许先生,我们只有百余士卒了,滚木檑石也已经用完了,邻镇我们还守得住么?”

许贯忠爽朗的一笑:“若无援兵,邻镇城破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周武大急,“那我们该如何事好?”

许贯忠说道:“有两计可行,一嘛就是投降,梁山号称好汉聚集地,我们若是选择投降,其必定会应允,不过我等也只能在梁山之上混吃等死了,因为我们杀了梁山三寨主,以绿林好汉的义字当头,虽碍于面子不会杀了我们却也不会重用。”

李朗疑惑道,“许先生怎么知道,我们投降,梁山的人一定同意呢。”

“此战梁山士卒已经损失过半,若继续下去攻下邻镇后,梁山水寇也就剩下百余人罢了,我虽不知梁山共有多少兵力,但我相信这两千士卒也够梁山伤经动骨了,毕竟梁山不过是一个兴起的匪寇势力罢了。”

周武突然插嘴道:“你们若要投降,我没意见,但我周武就是战死也决不投降。”

李朗皱眉不满的说道:“我可没说要投降,只是问问许先生投降的后果罢了,周兄你这么大的反应干嘛。”

许贯忠见状,连忙打了圆场,“这是下下之策,两位将军可不要为此伤了和气,另一个办法便是赶回胜休求取援兵了,虽然我千羽国现在有君位之争,但无论是谁都不会允许陈县的沦陷,毕竟这是半个千羽国啊。”

李朗连忙说道:“此计可行,从邻镇赶到胜休不过也就一天的时间罢了,梁山此次损兵折将,必将回梁山求援,争取一战破邻镇,同时也给了我们守城的时间,只是此次由谁前往胜休求援呢?”

许贯忠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普通百姓与士卒很难说服国君或太宰,唯有李朗将军与周武将军可以胜任,而李朗将军为此军主将,需镇守此地,才能让士兵们有信心与匪寇继续战斗,所以我认为非周武将军前往胜休面见国君不可。”

李朗也深以为然,“许先生所言有理,周兄可有异议?”

周武起身正要反对之时,确发现许贯忠正在朝他微微摇头,由于长期与许贯忠的相处,周武知道其一定是有其他目的,便强忍着自己的反驳意见,“没有异议!”

许贯忠也站了起来,朝李朗拱了拱手,“此事既定,周武将军需马上前往,早日带来援军。”

“我这便启程!”

“我送送周武将军。”

两人说着,与李朗告别后,往周武住所而去,进入房间后,许贯忠立马关上了房门,周武转身看向许贯忠,“许先生,这是怎么回事,若不说出个理来,我绝不回胜休,我无颜面对国君啊!”

许贯忠苦笑,”周武你和你父亲一个德行,对国家太过愚忠了,不过这也是让我敬佩之处。”

周武正要出言,许贯忠又道:“如今国君与太宰夺权,而李朗又有投降之意。你可进宫见机行事,若太宰得权,你可说梁山是因为知道有不忠之臣谋夺皇位,才兴兵来攻,为的是清君侧,如此太宰必将投鼠忌器,不敢肆意妄为,为国君争取一些时间,重掌皇权;若太宰失势,国君已经夺回皇权,你需告诉他李朗有投降之意,需控制李家,使他不敢妄动。”

今天忘更新,现在两章并一章发布^w^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