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六章 商讨、改正策略(2 / 2)

加入书签

张仲坚也是点头:“是啊,虽然往日里大鱼大肉的吃的不少,再海上呆了久了,还是觉得陆地踏实,多来点青菜最好。”

“哈哈哈,这里的青果蔬菜还是挺丰盛的”

知道海上的将士靠岸最想要的是什么,李墨云招待刚靠岸的甘宁也习以为常。

......

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三人个人的各有各自的见解、想法以及现实的难处和短板。

比如

张仲坚如果这边如果发生超过他本身规模的海战,李墨云与甘宁如何最快速度支援到位。

作为李明达召唤过来的人,甘宁知道自己家主公有着超凡入圣的能力,就像是自己从倭岛那里第一次回国拉援军之时,给自己在脑海中指出来。

这种事儿,甘宁不打算告诉李墨云与张仲坚。

不是对他们的不信任

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出现过这种特殊的情况,甘宁觉得给他们说了,反而是一种累赘。

甚至说是给他们了一个错误的提示和期望,战争是务实的,太过于虚无缥缈的东西,犯事儿会起到坏事儿反效果。

三人的激烈的讨论着

除了口渴的时候喝点茶水,吃点水果外,三人的嘴巴都没闲着,脑子也在不停的开动。

毕竟一个人的视野达不到360无死角,自然有看不到的地方,经过另外两人的叙述、提醒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多多少少有些误区和缺陷,需要改正。

三人讨论到中途,感觉到内容有些多,随即招来了身边的锦衣卫书记官,开始进行记录。

李墨云身边的不论是行政还是军事都是锦衣卫挑选出来的人员在督办,这些人能力出众,办事儿比一般的人员效率高很多。

对大唐对李明达的忠诚也是足足的,再者这些都是机密,能够有资格知道和查阅的人,自然是少之又少。

顺便的也留下档案记录,回头还要报送给远征长安城的大唐明尊圣帝李明达。

讨论进行了到了半夜,三人不是那种不知道变通的人,饿了的时候自然是边吃边谈,李墨云也没有那么多讲究,拉着现场的人一起边吃边工作。

虽然有些耽误时间,但是事儿并不耽误,稍事休息的吃东西之余,他们还改正了自己开始制定的一些策略的错误之处。

比如

张仲坚打下来港口以后,支援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暴露其身份的前提下,进行最大程度的志愿。

李墨云开始的设想是提出走私犯的方略,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比较靠谱,吃菜的时候甘宁突然提出来了不同的意见:张仲坚从开始的海盗,变成了不满意大唐统治的叛将,手下都是叛军,走私犯与之来往,不然海军里的一些旧部说的同。

你说怕查,西域的都是敌人,阿三那边在大唐除了小猫小狗两三只外,根本没有那个能力查询到军事机密,更别万里之遥送点信件了。

谈判工作到了深夜,依旧在进行中..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