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不开心的事(2 / 2)

加入书签

每次曼妮和王东一唱一和迎合主编时,东方鹤胃里就觉得翻腾得厉害。等到很久以后东方鹤才知道原来主编用的计谋不可谓不深沉。

他取得主编的位置似乎颇有微词,也在业内树立了诸多敌对势力,一众人等虎视眈眈他这个肥缺,竟都守株待兔般等着揪对方小辫子。主编刚来到主编这张办公椅屁股还未坐热,便开始计划。可能是千篇一律的怀柔政策,笼络人心,等所有人都为其卖命而他也掌握了行业内所有流程和资源之后,他再将深入其中的人一个个清理出去。多么老套!可是就是这样他才有了得意洋洋,四处炫耀的资本。

在这一套手段的背后,是用金钱和宣传堆砌起来的牢固根基。所有能够触及到的地方,而又对他不够了解的,他会想方设法先接触建立联系如果对方也对他有所需求,那正好一拍即合。他用他的财富来取悦那些文人骚客,而那些所谓作家学者的,则拿钱忽悠。由此他看起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文学集团”,可以看到领头扛旗的一定是王东,奋力吆喝的是曼妮,而他则被簇拥在众文人中间,大家你好我也好地大步向前。

文人不全都是这样,但金钱的诱惑力确实难以招架。有时候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挣到的工资还不如替主编站一次台来的多。所以他们基本上是从拒绝走穴邀请的。除非是两个活动时间冲突。即便冲突,他们也会尽力早上飞机落地到a地活动现场,签字拿钱后,晚上坐夜班飞机赶往b地活动现场。所以当你看到大部分文人基本都在天上飞来飞去时,请勿讶异。他们也是日夜不寐地为“文学”忙碌着的。

再说,主编宣传手段用得溜。杂志社的任何活动,任何冠以其名的文章,任何一次或短或长的访谈,他都能想办法放到业内最负盛名的网站、报纸、视频端。这还要归功于王东,据说他曾在传媒公司干过,结识了一帮“新闻人”。

总而言之,主编的大名是业内人尽皆知。在公众场合,他表现文雅,并无过激之举。要说他的缺点,只不过在员工面前比较喜怒无常,不将员工视为平等罢了。

当年他发迹之后,曾遭遇很多惊心动魄之事,这一点他也曾语重心长地跟几位心腹之人说过。他的亲人无一例外全部背叛了他,而他也赤手空拳面对过持枪威胁的死敌。如今他已把家庭和情分抛诸脑后,认为那些儿女情长磕磕绊绊的东西对一个人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东方鹤就亲眼见到了财务部的一个女职员被他滥用职权开除的全过程。这件事对她打击颇大,以至于她很久一段时间都无法平复。

事情是这样的。

主编某次又吆五喝六地在某会场组织了一次什么活动,请的千篇一律都是他的那帮老捧场的腕儿。财务部的小张例行公事去给大家发放劳务费。事情几乎都快结束了。不巧的是曼妮那天也在。小张和她客套寒暄了几句,本以为自己都可以离开了。但是曼妮手里拿着水壶对小张说:“你去那屋给大家加点水。”正好刚刚加过热水的服务员回来了,小张就说“不必了吧,不是刚刚加完的吗?”曼妮因为自己没有使唤得了小张就一脸不高兴,“算了算了。我可不敢使唤你。我自己去加水好了。”小张就离开了。谁知,她还没回到杂志社,主编的夺命连环call就打来了,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小张骂了一顿。大致意思是:“我怎么还使唤不动你了!我在内屋叫了你好几次,都不搭理我!还拉着一张臭脸!离开也不跟我打声招呼!太放肆了!还把不把我放眼里了?!”之类的就气冲冲挂了电话。事情很明显,小张从头至尾也没有跟主编说一句话,也没进他们开会的内屋,又如何来的主编“叫她好几次”呢?

第二天主编亲临财务部,小张沉着脸,并未对他表示出任何“迁就和歉意”。主编在财务部召开了一个临时会议,十分难听地把小张说了一顿。前脚踏出财务部的门,后脚就打电话给人事部,命令他们通知小张“滚蛋”。对,他的原话就是“滚蛋!”

小张没有据理力争,因为知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再说有曼妮这个诬陷的“见证人”,她百口莫辩。第二天办理完交接她就离开了杂志社。

从此,东方鹤的心情一直很不好。她觉得工作再也没有开始的那份激情了。好像对周围的同事,她也第一次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看法。

曼妮平时似乎对东方鹤还挺正常的,不过基本也就是打个招呼,必要时交流几句工作上的事。可她万万没想到她竟然会歪曲事实,让一个兢兢业业的好员工被莫名开除。

自打来这个单位,还未遇见何庆之前,东方鹤基本上都是跟小张一起去食堂吃午饭的。她喜欢这个善良温柔踏实的北京女孩儿,也喜欢跟她谈天说地。她在办公室收拾东西的那天,东方鹤心里眼泪啪啪地掉。那一天她在隔壁根本没办法工作。她不时地忍不住来到她的办公室,倚门看着她收拾东西,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以前主编夸她时,她不得不回应一声,从小张走后,她发现自己没办法面对他,甚至就连他说的那些干巴巴的笑话她都无法再和大家一样以发笑来回应了。她把脸板得很直,主编那颗敏感易碎的玻璃心当然感受到了。一开始他很为难她。做坏的项目错误就归到她头上,做好的,无论她付出了多少努力,功劳都被王东和曼妮抢去了。令东方鹤再次寒心的是后来一个四人参与的项目,等她打完大部分基础后,主编把她踢出项目小组,所有项目的分成里没有她。

然而她还在这里继续工作直到实习结束。

自打进《ashore》,东方鹤手里就有一个长期项目,那就是策划一期杂志,到实习期结束前提交,而该策划如能通过,则下一期杂志会按她的提案出刊。如果没能通过,她在《ashore》的实习经历将不会在她的毕业档案上增添任何含金量。这是杂志社的惯例,一直沿用至今。也是许多文科生争相进入《ashore》的根本原因。

东方鹤进入杂志社实习后就一直在学习往期杂志,同时留意所见所闻。因此她的想法很早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只是交稿前期,她正好被莫名安排了许多别的工作,而曼妮在她前一周就交稿了。

东方鹤交稿后的第三天,前所未有的不幸发生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