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中国这个市场太大了(2 / 2)

加入书签

任平生充满佩服地点点头,程北戎的商业判断十分准确,三里屯village日后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任平生才更想要把程北戎招纳至自己旗下,让他为自己操盘做好国博园地块的商业综合体。

面对这个资深的职业经理人,任平生以香港人习惯的商业口吻问道:

“程先生,我想聘你做我公司的行政总裁,你需要什么都可以说,我有能力满足你。”

程北戎当然知道任平生此行的目的,他之前已经通过猎头和自己的人脉了解到任平生与平生地产的情况,虽然平生地产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落成的项目,但座落于汉海市汉东新区的这块地却非同寻常,再过2年召开的国博会会引来全球关注,必然会带动这个区域的人流与商圈,这是打造商业地产的绝佳机会。

但程北戎并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态度,他想要看看这个年轻老板的眼光和见识,所以,程北戎一脸云淡风轻道:

“我在太古做得好好的,目前并没有很迫切换东家的必要。”

任平生微微一笑道:

“三里屯village是个很好的项目,但太古地产却不是你应该久留之地。”

看到程北戎皱起了眉头,任平生好整以暇地道:

“太古地产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从拿地到开业平均耗时6年以上,而且目前布局仅限于一二线城市,而同时期进入的恒荣、新宏基、九龙藏等港资地产,都开出了十几家以上的商业综合体,太古的速度太慢了。”

程北戎目光朝向空荡荡的街区,摇摇头道:

“慢工出细活是太古的特色,公司更侧重于一线城市,关注核心地段及开发大型综合体。这种模式的确需要投入更长时间,但回报的收益也更长更好。”

任平生笑了笑道:

“慢工出细活和刻意的慢是两回事,地产的运作主要看资金的利用效率,港资企业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便利,在融资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而港资地产之所以刻意慢慢开发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心底不信任大陆,不相信大陆的发展前景。”

任平生的话并非无的放矢,港资地产商借助毗邻大陆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早早进入内地市场,将当时廉价的土地拿到手后就囤起来慢慢开发,更有甚至,如大名鼎鼎的李超人,进入内地20年,开发的20多个楼盘有19个没建好,还有10个开发超过10年。

这些港资地产商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内地开发上,他们只是想靠手里的资源变现。

所以任平生一语道破了港资开发商的用心。

“太古之所以拿地少、慢开发,最根本的动机是他们不想把资金沉淀在国内,他们只想赚眼前的钱。”

听着任平生的断论,程北戎默然无语了,他进入内地主持项目开发已经有10个年头,对于太古地产的作风和理念有很深的理解,任平生所说的虽然不是百分百正确,但也相去不远。

任平生看程北戎的表情已经有所变化,他继续施加压力道:

“你看看周围发生的一切,中国的经济只会越来越好,不仅仅是一线城市,还有数百个二三线城市正在进行着消费升级,逐渐成为中产的人们需要更多的商业综合体,他们都需要更好的设计、更好的运营、更好的开发者。这一切,都有待我们去提供,去创造。”

任平生拍拍掌,朗声道: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机遇,也是所有地产人梦寐以求的良机。呆在太古地产,你只能做出一个三里屯village;加入我的公司,我们将创造上百个三里屯village。”

任平生的这番话,像洪钟大吕般在程北戎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痕迹,而他所描绘的场景却让程北戎热血沸腾。

程北戎在大陆已经呆了10年了,切身体会到这里发生的变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同时,他也为太古地产错失的机会而感到惋惜。

眼前这个年轻人对商业地产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与程北戎的想法趋同,这也令他对平生地产,对国博园项目充满了好奇,他的确动了心思了。

只不过,程北戎毕竟在职场里打拼了那么多年,他不会直接轻率地下决定,他需要缓一缓再说。

“给我点时间,让我想想?”

任平生毫不介意地点头答应了,他很清楚,程北戎不会拒绝他的邀请的。

因为,中国这个市场实在太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