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一蓑烟雨(2 / 2)

加入书签

她口中称谢,目光却依旧停在宣纸上,左手十分自然地将那颗车厘子轻轻放在案台另一侧。

左筱潇的举动,即没有损到母亲的面子,也在王光渝面前表示了礼节,可以说毫无疏漏。

只不过,她虽然接下了王光渝送的车厘子,但把它放在了另一旁,这种举止暗示两人生疏有别,则又是另有她的用意了。

看到女儿的举动,以及王光渝眼中闪过的失望,杨白尘生怕女儿的行为会打消王光渝的念头,只好笑着道:

“筱潇,光渝刚从美国回来,便过来看你,你坐下来,大家看看电视,聊聊天,不要一直写字了。”

左筱潇轻轻点点头,柔声道:

“嗯,我知道了。妈妈,你知道我平时不看电视的,你先和光渝哥坐一会儿,我把手里的这幅字写完,再来,好吗?”

面对着女儿这套软硬皆施的言辞,杨白尘也觉得束手无策了。

她知道自己女儿的性格,一旦认定一件事就很难转折,所以此时要想强求她暂停写字,可能性并不大。

所以杨白尘只好带着歉意,微笑着对王光渝道:

“光渝,不好意思啊,你先看会儿电视吧。筱潇他爸还在德国访问,要不他能陪你下下棋。”

王光渝潇洒地耸耸肩,表示没关系。

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面对着那台新添置的液晶电视,聊起天来。

“伯父这次欧洲之旅访问了好多国家,在海外文学界引起的反响很大,我看明年的诺贝尔奖,大有希望啊。”

听道王光渝的恭维,杨白尘那张珠圆玉润的俏脸上顿时浮起了一层难掩的笑意,她轻轻挥挥手,谦虚道:

“那个不能强求的,我们家老左一直都说,他看重的是文学教化人心的作用,得不得奖并不重要。”

杨白尘虽然这么说,但眼神和动作中流露的意思,却并不如她话中所说的那么淡泊。

王光渝是个七窍玲珑的人,他很快就找到了杨白尘的性格喜好,专门挑她喜欢的话题方向说,时不时捧一捧左予求的文学成就,时不时拍一拍杨白尘的音乐造诣,他口齿灵活、姿态柔软,很快就让杨白尘眉开眼笑,偶尔几句恰到好处的幽默,又逗得杨白尘开颐露齿。

虽然年近中年,但杨白尘的容貌身段都保养得颇为精致,此时就像一朵盛开的丰花月季般开怀大笑,那自然流露出的娇媚姿态,令任何男人都会为之瞩目。

只不过,此时坐在她对面的王光渝却没有注意到这点,因为他的眼神完全被远处的那个女孩所吸引住了。

左筱潇不知什么时候起,抬起了她一直低着的臻首,那双清亮透彻的剪水双瞳远远地看了过来,配合着她蕴集山水秀气的脸蛋儿,给人予一种烟雨朦胧的空灵之美。

只不过,那对往常平静无波的眸子似乎正在看着什么一般,一会儿中闪耀着喜悦的火花,一会儿充满了莫名的忧郁,那种复杂的眼神令王光渝琢磨不透,但又让他移不开眼睛。

王光渝并没有注意到,刚才电视里汉海新闻播出的一则财经新闻,上面提到了汉海市某家互联网初创企业获得巨额融资的消息,新闻里不仅有企业名称和融资金额,而且还有企业创始人的现场讲话镜头。

而那台液晶电视所摆放的角度,恰好可以让书案边的左筱潇看在眼底。

杨白尘也没有注意到王光渝的眼神,她脑中还在思考着如何让王光渝与女儿多呆一会儿,考虑着用什么法子帮他们拉近距离。

她似乎想起了什么,一拍大腿,站起身来,笑着道:

“光渝啊,今天时间刚好,你中午就留下来吃个便饭,我去跟郭大姐吩咐一下。”

王光渝难得与左筱潇有共处的机会,自然不会客气。

看着杨白尘摇曳多姿的身影离去,王光渝漫不经心地走到书案旁,笑着道:

“筱潇,你这幅大作终于写完了吧。”

左筱潇没有看他,她的心神似乎还停留在前一个阶段,脸上的表情似喜非喜地十分复杂,只是淡淡道:

“没写完,但我打算过一阵子再写。”

王光渝不疑有他,他装作欣赏书法般凑到书案前,往那幅写满了秀丽行书的生宣纸上看了一眼,口中惊道:

“咦,你这首词好像忘了几个字。”

左筱潇默然无语,没有回答王光渝的问题。

这时杨白尘正好端着茶盘走了出来,她热情张罗着王光渝到客厅坐下喝茶。

王光渝刚才也只是随口一问,他并没有把那首词上缺的字太当一回事,很快边和杨白尘坐回沙发上了。

他们并没有看到,也没有注意到,矗立在书案前的左筱潇面如止水般平静,双眸中却是波澜起伏,她痴痴地看着案台上那幅尚未写完的词,轻轻地对自己说了声:

“我没有忘记。”

那张生宣纸上写的是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左筱潇只写了这首词的上半阙,却漏掉了末尾的三个字。那词的上半阙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

左筱潇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意犹未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