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奴儿干公园(2 / 2)

加入书签

二人穿过密林,走过了水道上高高凸起的拱桥,又在一个荷包似的湖泊边上绕东绕西,又走了千二百步。就见一座木质大楼拨地而起。

楼不是很高,但外观极为绚丽,先不说那高耸的屋脊,单是那花团锦簇的门面,就让朱徽婧赞叹不已了。

朱徽婧虽为大明公主,自想着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但自她来到了这永宁城,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一切都是那么地让她震撼。

眼前的木楼,倒不是很高,只是一座四层高的楼,但极为好看,一切都是精雕细琢而成。大红门上浮雕着幽谷独自芬芳的兰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红荷,满山弥漫火红的n,姹紫嫣红花瓣重重叠叠的“十学士”,还有牡丹大如碗口而又栩栩如生。

玻璃窗户的边框上也雕刻着粉面桃花的西施浣纱于清清小河,倾国倾城的貂蝉在婆娑丹桂之下焚香拜月,丰容靓饰的王昭君一步三回头地出塞的情景,姿质丰艳的杨玉环酡颜醉酒于翠微宫中的韵事。

五色纱幔挂在重重飞檐之下,朱徽婧只听见莺莺燕燕,丝竹与浅唱此起彼伏。用美目往上一瞧,只见绿底红字的匾额高高挂在门楼上面,书写着:“第一剧院”几个大字,内容虽然略显粗俗,但那字体却是从南宋遗民赵孟頫的书法中凑来,其字师从二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朱徽婧觉得这字媚而不俗,很显文气。

“永宁第一剧院”的匾额之下的大红门敞开着,能看见里面人影攒动。其门两侧二人不能合抱地柱子上有副长联,联曰:“演周秦汉唐宋元明历代抑扬褒贬,当代岂无前朝事观喜怒忧思悲恐惊悲欢离合,座中常有剧中人。”

大楼前方有几阶汉白玉踏步,石为经与朱徽婧拾级而上,花了六个“十元”的铜币才进得里面而去。

映入眼帘的先是一个大厅,里面摆着几排桌椅,已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约莫百十来人在此坐着,喝茶闲聊。朱徽婧见眼前之物皆华丽,多是一些文化部的官员对着“永宁第一剧院”的褒扬勉励之警句,装裱在由名贵木材做成的画框内,而那些画框不用多说,全都镶嵌着玻璃。

在石为经的解释下,朱徽婧才知道这些多只买了那吾家在东夏的戏票,而此刻戏院内的上一场戏还未唱完,所以等候在此。

石为经财大气粗,那会在乎这几个小钱,买的是一整天的通票,可以观看一天之内的所有剧目。

朱徽婧跟在石为经的身后徐徐而行,从大厅内写着“入口”二字的月亮门进去,就见一个二三丈深得走廊。

走廊两侧各设一门,分别写着“男洗手间”与“女洗手间”并各自绘有男女图画。朱徽婧此时已经知道,这是在高处建有水池,一打开阀门便会有“自来水”通过青铜管道倾泻下来,将腌臜之物冲刷进化粪池中。

朱徽婧看到这“洗手间”三字,便不由的想起她的贴身宫女杨菀兮在鹿鸣苑闹出的笑话。

那是她们来到永宁城的第一天。那天当石为经给满座高朋一一敬酒而去的时候,房间内只留下了新娘子朱徽婧与杨菀兮二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