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军人,当保家卫国!(2 / 2)

加入书签

王华清怔怔的看了好一会儿,才接过了,嘟囔道:“反正也是无聊!”

军列一路上畅通无阻,于当天下午到达北京南站,并在此换乘南下的动车组,中间休息时间为一刻钟。

所谓的休息时间,也不过是让官兵们在月台上换了口气,一些烟瘾大的老烟枪偷偷的躲在厕所里抽了根烟。

张浩趁机上了个厕所,然后就靠在窗边眯瞪起来,这时候他也不敢睡的太深沉,害怕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

王华清津津有味儿的看着那本卷了边儿的武侠,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样子,看上去就像是个精神病一样。

“有那么好看吗?”

“还行吧!”王华清捻了捻手上的唾液,说道:“你什么时候写一本武侠啊?”

张浩的眼角很不自然的跳了两下,有些支支吾吾的说道:“看情况吧。”

“哎,对了,你的那本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够出版啊?”

“出版个蛋蛋!”张浩没由来的骂了一句,把老王给吓了一跳。

他在休养的那段时间曾经写过一本军事,发表到了政工网的文学频道,起初反响还算是不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突然被封了,上级给出的理由是不许在文学频道进行网络的创作,差点把他给气死!

网络还没戏呢,就更别提实体出版了!

两人说话的功夫,外面响起了“集合”的口令声,紧接着出去透气的老油条们陆续跑了回来。

等火车继续出发之后,铸哥笑眯眯的从怀里拿出了一本崭新的武侠,不禁让周围的几个家伙眼前一亮。

“可以啊!铸哥!”

“刚才买的?”

“嗯!”铸哥点了点头,随即解释道:“月台上的小卖部有和报纸,我看了一会儿。”

“有什么最新消息啊?”

“小鬼子说把钓鱼岛给买下来了,还嚷嚷着派军守卫海岛呢!”

“艹!什么狗屁日币啊,老子擦屁股都觉得脏!那玩意儿根本就不值钱!”

“可不是,世界上的主流货币,就日币最不保值了。”王华清从经济学的角度给众人掰扯了两句,倒是也能听得懂。

张浩睁开眼,怒气冲冲的说道:“老子还说一块钱买了本州岛呢!到时候老子申请去当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岛国部队!”

“那你亏本了,一块钱等于十几块日币呢!”

“那首诗怎么说来着?万里长城十亿兵!”

张浩立马说道:“万里长城十亿兵,国耻岂待儿孙平。愿提中华虎狼旅,跃马扬刀入东京!”

“好!”

车厢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官兵们脸上的神色变得更加激动了!

“都闭嘴!”赵红旗黑着脸走到了中间的过道上,狠狠地瞪了张浩一眼,继续说道:“整天哪儿来的那么多想法啊?不许议论实事,都忘了规矩了吗?”

官兵们全都涨红了脸,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进行反驳,他们能够想到的只有“服从命令听指挥!”

“参谋长!”张浩犹豫了好一会儿,突然站了起来,吓得旁边的王华清和铸哥急忙拉住了他的胳膊,想要把他拉下来。

“坐下啊!赶紧坐下!”

“你们别拉我!”张浩推开了老王的手,继续说道:“参谋长,您就眼睁睁的看着小鬼子抢占咱们的领土就无动于衷吗?

纪律!纪律!小鬼子都骑到咱们脑袋上来了,还要纪律干嘛?”

“张浩!你给我坐下!”岳副连猛地站起来,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脸上,然后愤怒的看向了赵红旗。

赵红旗面露苦笑,回答道:“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但是,我要告诉你,如果老子没穿这身军装,我就敢去炸了那个狗屁的净国神厕!”

张浩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目光,呢喃道:“为什么不打?难道还要重复八十年前的惨剧吗?”

中国人应该永远记得,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悍然出兵进攻中国,炮轰东北军北大营,由此拉开了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

就在“九一八事变”81年后,小鬼子又企图借“钓鱼岛事件”侵略我中国领土!

九一八纪念日在即,难道还要重复当年的历史吗?

车厢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赵红旗很不自然的眨了几下眼睛,眼泪顺着他的鼻梁就流了下来。

“我无能!”他强忍着抽噎声,说道:“身为中**人!当保家卫国,战死沙场!

我赵红旗今天把话放在这儿,要是真的打起来,我当部队的扛旗手!”

部队的擎旗手必须永远跑在队伍的最前面,那是指引冲锋的方向所在!

红旗所指,一往无前!

岳副连把张浩按回了座位上,然后突然扇了自己一巴掌,眼睛泛红却一声没吭。

动车组的速度很快,车窗外的景色飞驰而过,官兵们却没有一点欣赏的心思。

许多人不时抬头看向头顶的行李架,眼中闪过一阵阵凶光,那上面放着他们的武器弹药。

这次紧急行军,部队是全副武装,只要一声令下,就能够随时投入战场!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部队却还没有到达预定地点,官兵们不禁生出了一股浮躁的情绪。

本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就已经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现在,没有目的的前进让他们变得迷茫起来。

铸哥悄悄地捅了捅王华清的肋部,说道:“老王,你说咱们的目的地是哪儿啊?”

王华清有些俏皮的调侃道:“班长,你也姓王啊。”

铸哥无奈的翻了翻白眼,嘟囔道:“跟你说正事儿呢!”

他们两个一个是中士,一个是上等兵,可是年纪却恰恰相反,王华清86年的人比连队很多士官都要大,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铸哥。

王华清收起了笑容,十分认真的说道:“我猜应该是浙江或者福建某地,距离钓鱼岛比较近的地方,还得有海军基地的存在。”

“舟山!”

张浩突然想到了这个地方,无它,就是因为太出名了!

他曾经在政工网上看到过很多次舟山海军基地的消息,其中索马里护航舰队有好几次都是在这个基地出发的。

王华清点了点头,说道:“很有可能,从地图上来看,这里符合战争准备的一切条件!”

夜色如墨,窗外已经是黑乎乎的一片,偶尔能够看到远处亮起的灯光,那是距离铁路不远的村庄。

张浩不禁感叹道:“那就是咱们的家啊!”

列车南下,途径河北省的时候曾经在匆匆一瞥之间路过了他的老家,却来不及多看一眼,就消失在了视线范围之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