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也是一课(2 / 2)

加入书签

“那、那小辈这里就先谢过两位老先生了。”慧能想了想,起身作礼坐下之后,便围绕所问展开端绪了:

“请教两位老先生,庄子十万余言,言天言地,言事言理,其中哪一言可使人幽幽会心,荡荡舒怀?哪一篇所论,又是其‘洸洋自咨以适己’那旷旷胸襟的主要借凭?”

“这……”

上来就被反问的两位老先生,一时有些不知所对面面相觑了。

“两位老先生,小辈以为,”慧能见之于是紧接:“面对无穷天地,纷繁世界更无奈身心,人若能站在一定高度,立于一定广度,一切便会释然开解了吧?

两位老先生,小辈是这样想的,庄子十万余言,唯以自适且助人思跃青冥而已,那齐物之论,或是其一应俯瞰支撑的要紧吧?假若如此,那天地间的大小、高下、贵贱、美丑、是非、善恶、物我、彼此、寿夭、生死等等的分别和计较及喜忧爱恨在此岧岧遥遥,悠悠寥寥之地一念‘莫若以明’了,人是不是就可能一切放下,里外安顿,且于万化一化之中泰然回归一己生命的本真了呢?

两位老先生,小辈以为,庄子‘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不仅是其一切高广视角形象之概观,更人物我两忘幽幽之恃凭,而那“莫若以明”的透彻之言,好像也是出自《齐物论》一篇的吧?”

“对!对对!”

吴老员外专致之中,一下回神叹服以应,而叶老先生目不转晴,仿佛仍是惊异未醒。

“两位老先生,不知庄子何以齐物且以论之,小辈还望受教?”慧能闻之见之,感觉自己可能来得陡了点儿,于是想了想便诚恳以问。

“齐物之说,起于齐人彭蒙、田骈,其以‘万物皆有所可,皆有所不可’而贵物齐,因此主张‘齐万物以为首’,以引世人于万物当取‘莫之是,莫之非’的顺应态度。庄子袭用齐物之辞,在齐各家各派门户之见,并以‘成心’当除之思,展开物我、彼此、是非、美丑、寿夭、生死等等一齐之理,从而着论‘道未始有封’之要旨。”

吴老员外当仁不让侃侃而论,话落之时,还哂然捋须。

“庄子以齐物之理着论‘道未始有封’,老先生讲得太好了!”于是慧能便顺势引出了结论:“两位老先生,正因为‘道未始有封’,所以天地万物乃一生生不息的大生命而已。此道不可分,道无处不在之中以道而论,当然万物一体,一体万物了。此即所谓‘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有点意思!”

吴老先生于之似有所悟。

“两位老先生,此万物皆一,一皆万物之大观,或可根本消解天地之中人物我、寿夭、生死及彼此、是非、善恶等等的分别和计较,使人幡然浑然化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那天地合一,生死一如的超然之境了吧?

两位老先生,人若如此面对一切,是不是便能安时处顺而得保身全生以尽天年的生命之真了呢?此‘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德充之人,不仅或可逆旅乘物逍遥,且那于人于世的自在及感召之力,多亦无异世间所谓的帝王了吧?

两位老先生,那‘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所为何来,或也是庄子一己自适更于人于世的深深热心吧?不知此谓有没有点儿道理,还望两位老先生……”

~~“怠慢两位老先生了。”

这时,慧能的舅妈提着茶水茶点来招待客人了……

五十三改日吧

茶水茶点之后,慧能的舅妈刚一出门,先前一直愣愣盯着听着慧能的叶老先生便着意开口了:

“小老弟方才所言,倒也自出机杼,只非如此简单也。要想说清‘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首先得弄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的确切含义。而要透彻这里面的奥义,则要对‘指之非指’,‘白马非马’的论题有详尽的了解。‘指之非指’出自《公孙龙子》的《指论》,‘白马非马’出自其《白马论》。公孙龙者,战国时赵国人也,曾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汉书,艺文志》谓其为名家代表之一。《公孙龙子》有文十四篇,据《淮南子,齐俗训》所载……”

“老先生,老先生!”对叶老秀才多少有所了解的李潇野见状,不得不给人搭台阶了,于是起身拉着老先生的手说到:

“老先生,慧能年少,又没上学读过书,哪知庄子的深浅,其言当然无根无底,你老就当他不知天高地厚好了。知道你老是想借机指点以诱掖后生,不过今天时辰有些晚了,怕影响你老的休息。改日吧,改日我叫慧能登门承教,到时你老可要不吝金玉哟!”

“老兄,时辰是不早了,人家明天还可能要出诊呢!改日,改日吧。”

吴老员外见机也帮着圆场。

“那改日?”

叶老先生于是也就松口了。

“改日!慧能哪,我们一起送送两位老先生。”……

两位老先生的背影已是看不见了,回身的李潇野这才对随之的慧能感慨而言:“慧能哪,叶老秀才真的是满腹诗书啊!可仅于庄子,你看是不是误也误在读书太多了呢?”

“舅舅,庄子不是读书更多,更有学问吗?”

“也是。慧能哪,今天早点儿休息吧,明天还真要出诊呢。”李潇野爱怜的拍了拍慧能的肩膀,便急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慧能慢慢回向自己房间之时,边走还边在琢磨舅舅方才的感慨~~是啊,若仅以体味庄子的人生态度,借鉴古人的生命智慧而言,那字识与不识,书知多知少甚至知与不知,读与不读,刚才那位饱学的老先生,不也着着实实可谓生动的一课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