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铸剑师之祖欧冶子(2 / 2)

加入书签

对九州的百姓更是有免税等各种政策,使大夏王朝达到了民心所向,夏天子的赞誉更是源源不断,一时间,大夏王朝欣欣向荣。

冀州华都,也就是大夏王朝的都城,位于九州中心,在华都的城门在几十里的地方,按照夏天子的命令,修筑一座剑冢,是为天下所有铸剑士的圣地。

在这里壁画上都是欧冶子铸剑的画面,欧冶子也是随着剑冢的出现而名声大噪,在盛世之下,有一些人会想一些不太现实的事,尤其是那些文人,思维更是开阔,在很多地方,都有一些不太正的风气出现。

尚武之风随着欧冶子的名气一起传播,把那些不太正的风气压了下去,一些名士也随之出现,他们除了吟诗作对,还会比试切磋,各种武校不断出现。

和那些书院不同,武校中可以习武,也能够学到一些足够用的基本知识,习武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保护自己,使得很多的人都去习武,让书院的人急剧下降。

这样的结果,对夏天子更是志得意满,他的目的差不多已经达成了,一个人的治理能力是有限的,太平盛世之下总是会有一些人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天子一怒而天地色变,风云呼啸而草木皆兵,

尚武风起而弃笔弃文,外敌入侵而全民皆兵。”

夏天子的荐臣文正所给的批语,虽然有些弊端,总的来说好处还是很多的,民间有侠义之风,即便是有外敌的出现,也会做到全民共同抗敌,这不正是他想要的吗?

九州之人,即便是那些农夫,也会舞弄个三招两式。

江湖中有江湖中的规矩,而这规矩不是死的,一刀一剑亦是在情理之中,即便是天下学武,文人秀才始终是少不了的,只不过相对于历朝历代,这大概是文人最少的一个朝代。

“君以愚民之策,不应焚书坑儒,理性使其不学无术。”

这是夏天子的一个荐臣所说,夏天子也是这么做的,所有的一切皆是民愿,习武之人只要达到军队的要求,就可以加入军队,而那些文人秀才如果想有出路,只能够通过朝廷的考试,而在武院出现之后,想要通过读书的途径找出路,已经是更加困难,朝廷的通过率不断的下降,到最后几乎是百进一。

这个“一”,还要在通过层层的考试选拔,才能够得到最后的三个名额,这就是文人秀才的出路。

并州仲问书院,在并州也算是小有名气,只不过现在已经越来越没落了,为了招收更多的学员,书院的院长不得不把条件放低,就差把年龄这条限制也加入进去。

其中的一个改革就是与最近的甲武武院联合,在书院中上学的人,可以破例在武院中选择一门课,不过,仅有一门课可以选,或是剑术,或是拳术等,唯一的条件是选一个。

学员少,面临的就是相对多一点的学习条件要好一点,很多天生体质弱的人,会选择去书院,还有一些家里有些钱财的,也会选择书院,毕竟,习武之人都是要经历各种磨炼,没有一定的意志力,肯定是不会有大气的。

读书就不同了,不需要身体的劳累,只要适当的时候补充一下营养,可以做到持之以恒,有脑子的人总是能够过得更好。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