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9章 寂寥(2 / 2)

加入书签

寒烟寒云的到来,也帮她了大忙,把她从一些琐事中解放了出来。

从燕王出征到中秋,两人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

这么四五个月时间,是远远不够新造海船的,甚至连造海船的工匠,也才是将将搜罗齐。

但让自己的亲卫熟悉在海船上生活和作战,花高价购买别人已经造好的海船、搜罗船长船员之类,却也够了。

钦州的港口,也建出了一个雏形。

这还是因为燕王人手不多、手中银钱也不是很多,才拖慢了进度。

否则还能再快一点。

燕王第一次开始为钱烦恼。

缺钱,限制了他的发展。

不过好在七月中旬时候,暗中归属燕王的一支配备了五百亲兵的海船队,终于载满了货物,驶离钦州港,驶向南洋。

而另外一个好消息,则是燕王手下,终于找到铁矿。

虽然限于银钱与人力,暂且不能开采,但这也是燕王的底气之一。

这让沈采苡和燕王都振奋不已,包括沈琰沈文和,也有些激动。

这一步开始,之后燕王自身的快速发展,才会拉开帷幕。

沈采苡衷心祈祷,这次出航,能顺顺利利,来个开门红,积累部分银钱,可以开矿。

海船七月中旬出海,不等海船回航,杨将军便已经收拾了苗人,并准备班师回朝了。

苗人不像是草原上那些胡蛮,有明显可控制的点,燕王在沉吟许久之后,把他们打乱了迁居各地,绝不准他们聚居,并让人给他们分封土地和种粮,教导他们耕种。

幸好苗人种族不多,又死伤惨重,倒也很快就被押着各自分散。

至于苗人聚居的山林附近,燕王迁了不少伤残兵士及家人过去定居。

这些人比较忠心,而且即便是伤残,凭着他们在战场上学得本事,也比一般人厉害,再加上燕王刻意扶植他们,让他们作为监控者,掌管一片山林,他们也乐意的很。

处理完这些事情,燕王跟着杨将军,一起班师回朝,同行的有杨将军的女婿,也有吴氏的兄长吴磊。

燕王信守承诺,来了之后,便因“水土不服”病倒,没有抢杨将军半点功劳。

杨将军虽不动声色,但心中还是很满意的。

他也不太在意军功,到他如今的地位,几乎是升无可升,所以他现在很愿意提携年轻将领,为大靖朝培养后起之秀。

他在乎脸面,他被苗人坑了一把,声威大降,若是不能在苗人身上找回场子,以后别人说起来,怕是都会觉得他已经老了,不中用了。

他的威慑力将会大大降低,别人可能不会再那么敬畏他。

只有狠狠把苗人打残,才能重塑他的权威。

若是燕王来了之后,横插一杠,参与征战,以燕王在北疆说打下的赫赫威名,说不得别人以为他确实是老了,是依靠燕王,才打败了苗人。

燕王“生病”,什么事情都不插手,确实是给了他极大的面子,他发狠之下,下手不容情,苗人几近灭族。

而三皇子传来信件,又和杨将军说了之前燕王给他立功机会并让他避开一场大祸的事情,杨将军对燕王,亲近不少。

路上走了一个多月,到九月初,众人终于回到京城。

百姓夹道相迎。

文武百官同样出城相迎。

冗长的仪式过后,燕王拜见过隆安帝,接受过隆安帝的关心,才回到府中休息。

府中管家之类,全来拜见主人,而后汇总禀告这小半年中,府中各项事务。

听到王府正殿已经修建完成,其他地方进度也不慢,燕王略有惊奇,询问过后,才知道隆安帝时时在关注燕王府的修建,下面官员自然不敢有人会的懈怠。

燕王休息了一个时辰,便到了秘密据点,这边的事务更杂,燕王逗留了两个时辰。

许多事情,属下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燕王沉默片刻,约沈采苡见面。

沈采苡是在挺晚时候,才悄悄从府中潜出。

见到燕王,沈采苡第一件事,便是与燕王说起杨德妃那边的事情。

“本来想传信通知殿下的,但殿下既然已经在归来途中,而这事情虽然重要,却不紧急,因此便打算等殿下回来再说。”沈采苡轻笑,“如今六皇子心中郁郁,之前许久的经营,被砍掉不少,杨德妃自己也被皇后和穆昭仪等人联手,打压数次,灰头土脸说不上,但也不好过,杨德妃终于采纳了桃青建议,要制一批有毒的器具出来了……”

燕王目光陡然变得锐利,用目光催促沈采苡说下去。

沈采苡知道他在意杨德妃,但杨德妃也只是对桃青的建议心动,具体会选择哪一家来让他们接手,还是未知。

一切都要等杨德妃自己动了才行。

燕王缓缓点头,他很急迫,却又没有那么急迫,已经等了许多年,再多等一年半载的,也不是不行。

他目光落在沈采苡面上,沉默片刻,道:“这小半年,京城事情,多赖你维持,辛苦。”

沈采苡是真没想到,燕王会这般说,她露出欢喜模样,“这是臣女该做的,不算辛苦。”

她笑起来真是极美,遮掩不住的殊色容颜,映衬的静室都明亮了起来。

燕王垂了眼睑。

心中感觉有些莫名的怪异。

之前与沈采苡接触,两人更多是为了正事,从不涉其他,然从今年三月,他出征前,沈采苡送他药材开始,事情便变得有些奇怪。

明明隔着距离远里,但两人在信中说的话却多了,恍然觉得,应该是很熟悉的人了。

但一旦把心中人和面前人对照起来,恍然,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

燕王过了片刻,才缓过劲来,与沈采苡又说了一些接下来的安排,两人才分开。

第二日三皇子来访,爽朗笑意响彻临时的燕王府,其中颇多志得意满。

他这半年真真是事事顺心,春风得意,如今杨将军回朝,又给他带来不少助力。

燕王劝谏他,行事要谨慎,三皇子有些不以为意,但燕王毕竟是“自己人”,他得让自己平易近人。

三皇子哈哈一笑,“四弟小心太过了,不过谨慎总是好的,为兄受教了。”

燕王略有不悦。

他希望三皇子谨慎些,以坚持更长时间。

不过三皇子不听,燕王也并不特别忧心,他总会帮着三皇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