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 / 2)

加入书签

“那好,你也赶紧睡,我关灯了。”李晓说着光掉了灯。

好黑,屋内窗外没有一点光亮,两人都不再说话,李晓沉沉睡去,宁华听着屋内电风扇转动的声音却怎么也睡不着。她后悔,她痛苦,她害怕,她无助……

“人为什么要活着呢?人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当初我父母又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呢?我不想来到这个世界,可是我无法选择,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更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这个世界这样可怕?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人要去伤害别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坏人?为什么好人总是没有好报?为什么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王子就是公主,而我却找不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呢?谁能帮帮我啊,谁能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做?…”带着一连串的问号这个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也流着泪渐渐进入梦乡。

是的,她进入了梦乡,但是她进入的并不是佳梦,而是噩梦……。

清早,刚到7点半李晓就出门了,她上班的地方离住的地方需要坐一趟公交然后转一趟地铁前后加起来得花费一个半小时,在家还要收拾一会儿,所以她每天都是7点之前就起床了。以前宁华也是和她同一个公司在一起上班,和她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出门。但是自从宁华出了事情之后,就辞掉了工作。

宁华不用上班,但是她也醒了。她看着李晓出门微笑着对她说:”加油,亲爱的,今天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大客户的。”

李晓说:“嗯嗯,我也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你在家里好好的,不许抽烟,不许喝酒,不许做傻事,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宁华看着手臂上的伤痕,低头答应了一声李晓好,然后目送着李晓出了门。

李晓来这个公司两个多月了一直没有成交一个客户,公司有末位淘汰制度,三个月还没有业绩的话就要被自动淘汰了。这已经是第三个月了,如果在这最后十来天李晓还没有业绩的话,意味着李晓要自动离开了。这点李晓和宁华心里都非常清楚。

李晓很喜欢这份工作---金融销售,她总说在这里可以接触不同的人,可以接触很多有钱人,可以扩宽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识,做得好可以还可以赚很多钱。当初大学时李晓学的是人力资源,毕业之后面试了几份人力资源的工作,刚出来工资都只有二千多一点三千不到。对于一个二线城市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意味着家里不会再有经济支持,出来找工作要租房、要吃饭。离开了学校才知道外面的物价房价有多贵,压力有多大,但是做销售不一样,如果做的好每个月可以拿到大几千甚至上万。所以李晓选择了做销售,至于为什么选择做金融销售:因为做金融的人有钱。李晓这样说到。

宁华大学学的是会计。当初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其实宁华是想报航空航天学院当空姐的。但是家里父亲不同意。父亲说:“当空姐整天天上飞的不安全,爸爸担心你。你身体也不好当空姐白天黑夜颠倒的你也吃不消,而且工作也不稳定到了年纪大了也就不能干了。但是学会计好啊,会计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而且能干一辈子又稳定又安全,我和你妈都放心啊。”

所以宁华最终听了爸爸的话,放弃了当了空姐的梦想,报了会计专业。从小到大宁华都是老师眼中的三好学生,别人眼中的好孩子,更是父母的骄傲。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从小学到大学,没让父母老师操过心。虽然家中经济条件不好,但是父母还是坚持要让宁华读书上大学。农村地区的孩子在教育和资源方面比城镇总是落后许多,再加上老一辈人的思想和观念落后,很多孩子读完九年义务就辍学外出打工,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兴许让孩子念个高中,但是大学生就更提了,在宁华这个村子里是屈指可数,少之又少。况且宁华又是女孩,当宁华刚初中毕业十六七岁的时候,村里的媒婆就来说媒。

“女孩子嘛,这迟早是要嫁人的,读再多书能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一样的找个人结婚生娃,你看看你家里穷得连椅子都没有一把像样的,还读什么书,瞎折腾什么。趁着女儿年轻宁华又长得俊,正好赶紧找个好人家。隔壁村的陈家啊正好有个儿子二十五六了,上次赶集的时候瞧见了宁华,忙着打听这小丫头谁家的,这才知道原来是我们村的,所以特地托我过来说媒啊。您看这些东西都是人家让我带过来的见面礼,人陈家家里条件不错宁华嫁过去就等着享福吧,找个亲家帮扶着这以后你们老两口的日子也好过些啊…”媒婆对宁华的父母说的话,站在屋外的宁华听得一清二楚。

“不嫁,坚决不嫁。家里再穷,砸锅卖铁我也要让女儿上大学,以后啊说媒的就不要来了。”宁华父亲坚决的说到。母亲在一旁劝阻也没用。

媒婆嘴里骂骂咧咧的走了,以后村子里再也没有人来说媒。

宁华知道家中的情况,早前父亲家里很穷,娶不到媳妇,父亲30多的时候,爷爷奶奶急得不行了,到处借钱养了两头牛,把牛卖了之后才娶了隔壁村子里的宁华她妈。生宁华的时候,宁华母亲难产生了几天几夜才生下来。母子俩命是保住了,但是宁华从小到大身体体质都非常不好,经常生病,常常半夜发烧跑去医院打针吃药。宁华母亲月子坐得不好,同样落下了病根,家中为了给母子俩治病更是花了不少钱。后来宁华父母也没有再生,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二是家里条件实在不好,已无力再去抚养另一个小孩。好在,老父亲的思想开明,知道孩子要读书才有出路。家里再怎么拮据,父母也没有说过不要孩子读书这样的话。相反,父亲还一直鼓励宁华要好好读书,努力奋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宁华就比平常人家的孩子懂事得早,她懂事听话又独立,从不给父母添麻烦,也从不乱花家里一分钱。她知道自己得责任,知道自己是父母眼中的希望,在学习上更是给父母争气,初中毕业就以全校第二的成绩保送进了全县最好的高中,还减免了一年的学费。

也是在这里宁华认识了李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