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2 / 2)

加入书签

临出门时,张狗旺还自言自语的说着:“我还真是没有做过这生意,这回去还要买一个货郎担子担着。唉,回去让小菊花说说咋办,嘿,这事儿,嘿”

回到一个没有院墙的小院子里,院墙是用花椒树枝槐树枝等带刺的东西扎起来的,头门是一个木栅栏,也是用树枝编起来的,端上的时候,用一根绳子绑起来,猪羊鸡鸭都进不去。张狗旺和他老娘一起生活在这个小院子里。他爹前几年得霍乱病死了。他娘岁数也不大,五十多岁的样子,身体还算硬朗。儿子跟着本族的老三在黄河两岸来回的跑,拉游击队,当土匪,她从内心是不赞成的。可是,不干这个又弄不来钱,连顿饱饭都难吃到嘴里。老太太也就忍了。昨天儿子领回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女人,把老太太吓了一跳,她问儿子说:

“狗旺啊,你这是从哪里领回来的媳妇啊?你可不能抢人家良家妇女呀。”

老人从小菊花的打扮上看得出,这不是一个庄户人家的闺女。浑身上下透出一股妖气,走路也是一扭一扭的,把那个小屁股晃来晃去,晃得人眼睛都花了。老太太咋看咋觉得这不是个过日子的人。她嘴上说是良家妇女,其实心里早就看出这不是个良家妇女了。

张狗旺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听了母亲的话,觉得没有必要把这个事情说得很清楚。就对母亲说:“娘啊,这是我三哥给我找的媳妇,东乡开封一带的。你就别问那么多了,只要她能好好的跟咱们过日子就行了。我让她给你做饭,你以后就不用做饭了,你教给她怎样做。以后,生了孩子你看着,我保证不打她。”

老太太说:“你这是啥话呀,啥叫不打她,你就不应该打人家。中,只要是”

娘俩高兴极了。

小菊花不怎么说话,她回答着张狗旺和老太太的问话,脸上现出很忧郁的神色。她心里想着张老三,她没想到张老三把她又转让给了这个男人。她暗自埋怨自己命苦。她不知道老三也有难处。她更不知道眼前这个世界就没有她的活路。在那个年代里,她只有依附在男人的身上,要不就是沦落红尘,成为那些男人的玩物,任人践踏蹂躏,生不如死。她年纪轻轻,已经饱尝够了人间的辛酸。她不敢走出这个不成院子的小院子,她只有老老实实的听着这个还算老实的男人的摆布。

老太太离开以后,张狗旺悄悄的问小菊花:“你知道啥时候牛家的小孩儿们去先生那里念书吗?”

小菊花努着嘴不说话,好一会儿了,她才问了一句:“你问这个干啥?”

张狗旺往身后看看老娘不在跟前,就对小菊花说了三个安排的事。小菊花听后惊叫道:

“你们也去起票啊,你们不也和他们一样了?”

张狗旺老老实实如实回答说:“不一样,我们是为了把人救出来,不是为了要钱。不过,三哥说了,只要他们给钱我们也要。”

“三哥说了,只要我把这事办好了,就让你和我过。办不好,就把你给人家当老婆。你愿不愿意给我当老婆啊?”

“三哥说罢了,我不愿意有啥办法呀。当就当呗,给谁当老婆都行,只要你不打我。”她想了想又说,“你要去牛家庄啊,你可得小心,他们全村都是起票的,对外来的人特别小心,每个人都会操你的心。弄不好就会要了你的命的。他们家的孩子到先生家里念书,都是有个人怀里揣着枪去送。先生家里也有大门,锁得很结实的。念完了书,一般都是去接,有时候也不去接,几个孩子从西边那道南北街里回家。牛家的院子在最南头路东。从南头往北看,很清楚的。你自己想把人家的小孩子弄回来是不可能的。任何人都会当时要了你的命。”

张狗旺说:“不是我自己去,是我先把底儿摸清了,看好时机,去几个人把孩子抢回来,交换。”

小菊花说:“你们这样一抢人,牛家肯定看得紧了,肯定有人接送。你们明着去抢,打起来是要死人的。”

张狗旺为了保住小菊花当自己的老婆,豁出去了,他开始准备货郎担,还有一些小东西。小菊花的提醒他记在心里,但是,这次差事必须完成,这也是他当着老三的面答应了的。

把东西准备好了以后,张狗旺根据他们这次到牛头庄抢人的路程估算,觉得至少要四更天起身天明才能到达牛头庄,去的太晚了,见不着几个去先生家里念书的孩子,就探听不到任何消息。他必须在牛家送孩子之前来到西边那道街上。娶到老婆的动力是很大的,更何况是娶一个小菊花这样的老婆,人长得漂亮,又见过世面,长得跟城里人一样。他不能眼看着别人把小菊花抢走。这件事情他没对娘说,直说是娶老婆了,家里没有钱,需要出去挣钱养家。母亲看着儿子长进,自然高兴。老人一下子精神头就来了。又是扫地,又是打扫厨房,又是洗刷锅碗瓢盆。特别是儿子的床,老太太把家里最干净的被子拿出来给儿子盖。今天晚上等于儿子儿媳入了洞房。整个人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睡觉的时候,小菊花迟迟的不肯上床,她心里始终放不下她的三哥。她此时像做梦一样,恍惚着,借着昏黄的灯光不时地看一眼张狗旺。她也看得出,这个男人也是个老实人,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可是,她就是一时转不过这个弯儿来。一直到了三更,张狗旺实在是忍受不住了,就把小菊花扶到床上,两个人熄灯躺在了一个被窝里。小菊花是个风尘女子,什么样的男人都见过,在她的引领下,很快的,两个人就进入了那**的境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