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2)

加入书签

无奈之下,他只能把那两个大四学生扔给杭文萱,跑楼梯下去了。

敲开会议室的门,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向他投来。宋喻明和几位其他科室的主任对上了眼,愣愣地点了点头。

“这位就是我们科室的小宋,以前在澳洲工作,有过两年航空救援的经验。”崔鹏涛简单介绍了一下,指了指后面的空位,“自己找位置坐。”

宋喻明看了一圈,发现只剩一个正对屏幕和院长的座位,只能拉开椅子坐下了。

大屏幕上放着一页红底金字的ppt,写着“8·27事故总结大会”。

“既然人到齐了,我就简单说两句。”院长清了清嗓子,“这周我和其他几位院长一起去做了汇报。截止目前,本次事故共造成53人死亡,其中有30名遇难者都是在送医途中和当天的抢救中不治身亡。上面的领导对我们的救援效率不是很满意。”

“之后,我又带几位主任去京大医学院做了调研。京大医学院有全国最完善的创伤医学中心和航空医疗体系,是整个城市的医疗保障。”

说到这儿,院长翻了一页ppt,屏幕上出现了本次会议的主题。

宋喻明翻笔记本的手顿了一下,看到“创伤中心”几个大字,心脏激动地狂跳起来。

骨科的陈主任随即打开麦克风,介绍了调研期间,他们在京大了解到的先进经验。

宋喻明听得很认真,一直在埋头记笔记,跟着主任的话列了几点提纲。

“小宋,你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和我们分享?”突然,院长点了他的名字。

宋喻明回过神来,看着笔记本上潦草的字迹,缓缓道:“澳洲的航空医疗机队一般使用固定翼机型,需要跑道起飞滑跑,可能不太适合我们国家的人口密度。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运营模式。至于救援人员需要的培训,说起来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

院长听完他的话,没有表态:“目前我们已经联合市急救中心,准备开展可行性研究的招投标。建设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经过必然是困难重重。但我相信,一个好的模式可以在区域内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们龙江作为一家百年大医院,应该承当更多社会责任,也希望各位同志继续努力。”

总结大会在一阵响亮的掌声中结束了。宋喻明起身,目送院长出门,跟着自己科室的两位主任走了出去。

“小宋,一会你跟我过来一下。”崔鹏涛默契地和宋喻明对视了一眼。

赵楚良的心情看起来不是很好,阴阳怪气地说了声:“老崔,你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也是大势所趋嘛。”崔鹏涛笑了笑,虽然嘴上没说什么,眼里已满是藏不住的野心。

宋喻明跟着他走进办公室,迫不及待地关上门,走到桌前:“这次是真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