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290节(1 / 2)

加入书签

会稽的案子爆发之后,朝廷虽然及时处置,赈灾银粮先行,又定下钦差主事之人去彻查,但朝中并没有松懈下来。

而且出了这么一大笔的银子,户部年初预算上头就花超了一大笔。

这两年朝廷事情太多,又打了一场仗,国库空虚,又要想法子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他本来就忙,就更惦记不上皇后那边。

况且见了面也是没话说。

闹僵的久了,几十年的感情消磨的差不多,两个人出现的问题太多,裂痕也太难修复。

皇后自己不肯低头服软,不想着如何能修补一二,还要他绞尽脑汁去想去讨好。

几十年时间都这么过来,他突然就累了。

所以索性也不去。

倒是昭阳殿更让他觉得自在些。

晋和帝沉默,赵行就知道了答案。

“好不容易去一次,虽说也是为了大兄的婚事,但好歹是见着面了。”

赵行几不可闻的叹着:“若是为这个事情,您再同母后争执起来,大兄与儿臣都难以心安的。”

他一面说着,还不忘抬眼去看晋和帝面色:“母后对于大兄也是真的有心弥补,所以即便现在是强撑着精神,也想把大兄的婚事给操持妥当,只是魏大娘子,的确不应该是大兄的正妃人选。

但母后的心,总还是好的。”

晋和帝心下其实是有些无奈的。

曾几何时,他对皇后言听计从,孩子们又怎会有这样的担心和顾虑呢?

他叹着气说了声知道了:“朕心里有数,也不会真的拿你母后如何。”

他一面说着,已经翻身下了榻:“你出宫回府去吧,听说你近些时日连兵部衙门都少去,恨不得天天待在家里陪着王妃。

王妃是头胎,那也是朕的第一个孙儿,朕心中亦很看重,但是你——你在朝中领了职的,多少收敛着点儿,差不多就行了,别真叫御史言官们把参你的奏本堆积成山,摆到朕的御案上来!

知道的说你是心疼王妃,紧张孩子,不知道的只说你是色令智昏,不成体统!还不够丢人的。”

然后也不等赵行开口反驳什么,沉声叫李福:“送他出宫去吧。”

赵行只得把想说的话收回来,咽回肚子里面去。

等出了福宁殿,还没有要下玉阶的时候,赵行驻足停下来。

李福察觉到这是有话要吩咐,便猫着腰站顶住,一动不动等他说。

赵行略想了想,还是先问他:“李内官,父皇近来跟贵妃一切都好?”

李福犹豫了一瞬,竟难以猜得到他到底是想做什么才问的。

但那样的迟疑确实很短暂,毕竟也不好不回话:“贵妃一向都很好。”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看似什么都回答了,又根本上什么都没有回答。

赵行无声笑了下:“内官不必太担心,我没别的意思。”

他虽然这样说,李福却不敢松口气下来。

然后就听赵行又吩咐他:“这大半年以来,父皇和母后之间出了许多问题,我们做晚辈的没法子插手。

过会儿父皇要到含章去见母后,我只恐怕一言不合又要起争执。

倘或这些时日父皇一向肯听贵妃劝上两句,还请内官多留心着些,要是瞧着过会儿父皇与母后之间情况不大对,就派个人到昭阳殿去请贵妃来劝一劝吧。”

“王爷……”

赵行一摆手:“内官想说什么我都知道,你听我的,贵妃是最和善的人,也晓得分寸,要真是有什么,内官派人去请,她一定会去的。

至于母后那里,如今也已经不会为了贵妃而心中不受用。

父皇就更不会在母后面前下了贵妃脸面了。

明日我会再进宫一趟,到含章去给母后请安,就算真的有什么不痛快的地方,我明日来开解一二,也没大事。”

可他就是怕今夜父皇与母后再起争执。

偏偏事关大兄婚事,他又不好杵在一旁听。

李福是把这些话都听进了心里去的,也晓得赵行担忧的是什么。

帝后闹成如今这样,已经很是不妥。

要不是这大半年的时间官家都遮掩的好,圣人又确实一直病着,再加上前朝出了那么多的事情,恐怕朝中那些老臣早就看出了端倪,早就应该上折子来劝谏了。

帝后离心是动摇国本的大事。

天知道刚闹起来那几个月,官家身边伺候的这些人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素日里脾气那样好的人,成了一触即怒的。

一点儿不顺心便要挨上两句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