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243节(1 / 2)

加入书签

晋和帝都还没说答应呢,他倒把话全说完了,像是已经敲定此事一般。

反倒把晋和帝给气笑了。

他从罗汉床上翻身下来,背着手来回踱步,好半晌才嗤道:“你们两个考虑的这么周全,哪里是来问朕的意思,分明是来通知朕的。”

赵禹和赵行两兄弟互相看了彼此一眼。

赵行抿唇凑上前去:“那当然不是了,父皇您要是觉得这个方案不靠谱,行不通,或者承担的风险太大,如今阿莞还好些,嫁给了儿臣,夫妇一体,她也愿意跟儿臣共同分担。

可裴大姑娘出身金贵,确实没必要去冒这个险,跟着我们在外面奔波辛苦。

父皇要真觉着不行,就不带她们姊妹两去了。

等到了会稽郡那边,儿臣总会再想出别的法子来。

或是没有女眷随行,我们也是可以微服私访的,无非就是花些银子的事儿。

毕竟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人家总要承我们的情,这也都没什么。”

但他肯定还有别的想法,一定没有说全了。

诚如他自己所说,就算没有女眷跟着,难道就不能微服私访了?

郎君们一处,路过会稽,见百姓受灾,就哪怕是从人家的镇子上过,讨要一碗水喝,都能留下些碎银子,问上几句话了。

不就是多花点儿银子的事。

会稽官场人人自危,或是会盯着他们,却总不敢痛下杀手。

而且他们几个,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

一个姜元瞻,就尽够护他们所有人周全了。

要说为着行事方便,不带上姜莞和裴清沅才更方便呢。

有两个高门娇养长大的女郎跟着,说难听点儿那是拖累。

反正他想着,真说带上姜莞和周宛宁都算了,这两个自幼习武,也未必全然娇滴滴,可裴清沅……那真是个琉璃美人灯的模样,他又不是没见过。

可是沉默了半晌之后,晋和帝捏了捏眉骨:“你特意拉上你大兄来说,又说一半藏一半,朕不追问你,但此行会稽,凡事要多留个心眼,得三思后行。

此事朕准了。”

赵行眉眼间一喜,嘴上说着多谢父皇恩典,拜了一礼下去。

晋和帝看他那样,就知道他真还有别的心思,但既然说了不问,那就不会再过问。

摇了摇头,摆手催他去:“你去吧,后日启程动身,既要带上女眷,她们随行要带的东西多,还得去国公府跟国公夫妇好好说,才能把裴大娘子一起带走。

你此去怕要数月之久方能平息此事,归期未定,出宫前去见见你母后,陪她说说话。”

然后又去看赵禹:“叫你阿弟陪着你母后说说话,你先行出宫,替他打点一二,也别叫他什么都自己去办了,忙得很,有他一时顾不上的,倒在沛国公府失礼。

你替他去说,就说是朕的意思也成,怎么说你自己看着办。”

赵禹心里觉得无奈,嘴上到底不说什么,只把晋和帝的话都一一应下来,然后才与他辞了礼,带上赵行一道出了福宁殿不提。

第348章辞行

郑皇后这些天更多都是在睡觉。

御医说她应该要养精蓄锐。

她也知道自己的身子骨再经不起折腾了。

含章女官进殿内说赵行来请安那会儿,她是清醒着的,手边放着一卷《法华经》。

她并不想见赵行。

是任何人都不想见。

女官退出去回了赵行的话,不多时去而复返,眉眼低垂着同郑皇后回道:“王爷说他领了差事,后日就要动身往会稽郡去办差,此一去只怕要数月才能回京,临行之前他想来跟圣人请个安。”

郑皇后眼皮一跳:“他这么说的?”

女官颔首说是。

郑皇后想了想,喉咙滚了两下,才抿着唇吩咐她去:“那你去领他进来吧。”

内室循着檀香,且熏的分量重,是要极力的压下一室的药味儿。

赵行径直近了床榻边,上了脚踏,嘴里一面叫着母后,一面往圆墩儿上坐过去。

他一眼就看见了郑皇后手边的那卷经文,眸色沉了沉:“母后近来在读佛经?”

“心未必多诚,只是读这些,能安静下来。”

郑皇后不置可否:“秦御医说我不能再劳动心神,得养精蓄锐,否则于身体无益,若再有这样的情况,便是大罗金仙也回天乏术。

这些话,他也不是当着我的面说的,是我再三追问,他才肯说实话。

横竖我自己的身子骨,自己心里也有数,用不着他糊弄我。”

她把那卷佛经合上,甚至都懒得让赵行再看上一眼,抬手拿着放到了里侧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