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生不行善 第171节(1 / 2)

加入书签

“我不是盛京人,出身河东裴氏,你或许也听过,如今在舅舅家里住着,只是过来京城探亲走动的。”

裴清沅还是笑吟吟的,语气也很温和:“你想到我屋里当差服侍吗?我倒是不缺端茶递水的,就是伺候笔墨上头,一直缺个可心的。

从家里过来带不了那么多人,在这边又没遇上合适的,想着过不了几个月就要回去了,也不惦记这个。

既然正好遇见了你,你又读过书,在我跟前伺候笔墨最合适不过。

也不辛苦,就是研磨铺纸,帮我整理小书房,收拾我写好的纸画好的画。

倘或有不懂的或是不会的,我慢慢地教你。

只是若在我跟前当差得当,数月后我回河东,你得跟着我一起回去。

可别说叫我费心思教你一场,你转过头来翻脸不认人,又要留在舅母身边,倒白费我一番工夫。”

温莹啊了一声,根本就没有迟疑的,立时就把裴清沅的话接了过来:“娘子这话太抬举奴婢了,您肯留奴婢在身边当差,已经是奴婢天大的福气了。

何况娘子还肯指点奴婢,教导奴婢。

就是怕奴婢生来蠢笨,学不好,会惹得娘子不痛快的。”

这就都是后话了。

顾氏先摆了摆手:“你也不用说这个。清沅性情是最好的,她也不会跟你发脾气,否则今儿也不会开口要你了。

她如今也只是问你,倘或她觉得你在身边当差服侍很合心意,你肯不肯跟她回河东去呢。

河东于你而言,毕竟是山高水远,你既没去过,又是在京畿附近长大的,对那边没什么感情。

回头真去了,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回盛京来。

看你自己的意思。

你要是愿意,就去清沅身边伺候着,要是不想考虑那么长远的事儿,我们家里原是不兴说什么走一步算一步这种话的,所以你既然要留下,也给你安排好了去处,咱们就得事先把话全都给说清楚了。”

这些都是最浅显的道理,温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

高门大户里头,本来规矩就要更多些。

她是外头小地方来的,头一次来人家这深宅大院里头,见了这么多的贵人,听人家把这些规矩先立清楚,她其实也松了一口气。

确实是有什么都提前说清楚最合适,免得将来她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触了主家的霉头。

至于说跟不跟着裴清沅回去河东这事儿……

温莹把心一横,重重一点头,先把这事儿给应承下来了:“奴婢只有自己一个人了,就像是夫人您说的,孤苦无依,在盛京是一个人,在河东也是一个人。

倘或娘子真看得起奴婢,用着还算顺手可心,愿意把奴婢带在身边,奴婢哪里有不情愿这一说呢?

感激都来不及,自然没什么不愿意的。”

她一面说着,稍稍转了转身子,冲着裴清沅的方向,又磕了个头:“承蒙娘子不嫌弃罢了。”

顾氏看她把规矩礼数做的这样足,不由眯了眯眼。

然后去看裴清沅:“她既然这样说,那你把人留在身边儿吧,身契我叫苏总管带她去签,回头你觉着她不错,要留在身边,我再把她的身契给你。”

裴清沅说好:“只是她刚来,府上好些规矩还得苏总管费心教她,先叫婆子们带一带她吧,然后再送到我屋里去当差,舅母觉着呢?”

第246章撒气(二更)

温莹要留下来是一回事,规矩礼数肯定有人教导她,这就跟国公府从外头买回来的小丫头是一样的,总不可能人买回来就直接放在主子屋里去当差,毛手毛脚的,没得再冲撞了。

还得给她改个名儿。

不过既然说好了是要叫她去裴清沅那儿当差的,这名字肯定要裴清沅来定。

只是裴清沅一时又没什么好的,便只说等一等。

等到温莹把规矩礼数都学得差不多了,她这头也想的差不多,选个好的名字留给她。

温莹一听这个,当然又感激的不得了,好生谢了她一番恩典,才跟着元春退了出去。

她一走,顾氏抬手就揉眉心,捏着眉骨,分明能从眉眼间看出倦怠来。

姜元瞻略想了想:“阿娘也不用为她烦心,诚如阿娘所说,一个小丫头片子,还真的在您手里翻了天不成吗?”

顾氏却摇头:“你听她说话做事,滴水不漏,想抓她的把柄错处,大约没有那样简单的,且看着吧,往后才热闹呢。”

她又想着裴清沅那儿,怕又不好的,便交代两句:“她要有什么不好,你只管来跟我说,实在不成,就不把人放在你那儿了。”

裴清沅听了这话,掩唇笑出声来:“看舅母说的,您倒担心起我来。

方才还说的那样笃定呢,她如今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小小的年纪,再有什么高人指点,也翻不出您的手掌心。

况且又不会来害我,或是谋算我什么,原本她也谋算不着。

这怎么听她说了几句话,您倒变了个心思。”

顾氏就瞪她:“你姨母前头来信,成天跟你舅舅说,你是如何的好性情,怎么样的乖巧懂事,端方持重,我还想着,这回可好了,你来了,有你在,珠珠跟着你也能学学什么叫稳重。

结果倒好,感情你姨母都是拿这话来骗人的。

真是她自己的亲外甥女,怎么看怎么都顺眼,夸的一朵花似的,原来都是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