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128节(2 / 2)

加入书签

谢县令面对着他们的眼神,暗自懊恼了下,不过他很快就挺直了背,道:“高武县的确已经偿还了历年来积欠的赋税,账目清楚,诸位要是不信,我这里有收据,可以给诸位看个清楚明白。”

谢县令很是积极,拿出了他的收据,递给了身边的人。

收据并非一张,而是订在一起的清单,金饼几何,白银几何,红宝石几颗,珍珠几串,详尽清晰。

众人传阅完,屋子里的空气,比先前还要胶着,连呼吸都困难起来。

大家神色各一,汗水扑簌簌往下掉落。

谢县令给他们的收据,他们无不明白,这是谢县令的私产!

至于先前富县郜县令之事,大家都风闻了一二。

程子安不但毫发无伤,还迅速升任了云州府的知府,曾经的谢知府变成了谢县令,拿家产抵了欠税。

朝廷那边,明摆着支持程子安没收他们的家财,拿来抵消赋税。

眼下的问题是,究竟是老实交出私产,花钱消灾。

还是大家齐心协力联合起来,一并抗议?

作者有话说:

第124章124一百二十四章

◎无◎

屋内雅雀无声,气氛沉重。

这时宁县令站起了身,拱手见礼,朗声道:“三台县历年来,缺乏种子,耕牛,农具,种地的百姓人力不足,下官曾无数次上书,请求府衙支援,朝廷赈济,终是没收到回应。下官身为三台县的父母官,未能做到帮扶百姓,回报朝廷,实乃惭愧至极。下官已经尽力,所得薪俸,大多都散了出去,救助百姓,下官家境贫寒,着实无法偿还历年来所欠的赋税,还请程知府体谅。”

其他人一听,尤其是高县令,连声附和道:“下官亦如此,比不过谢县令富有,就是想自掏腰包,囊中羞涩,也拿不出来啊!”

谢县令见高县令还阴阳怪气,当即就要跳起来,此时宁县令又开口了:“下官愿公布家财,留在富县,请程知府差人前去三台清点家财。”

宁县令的话,无异于一道惊雷劈下。

“宁县令,照着你话中的意思,岂不是要程知府差人去抄家?”

“我乃是朝廷命官,就是要抄家,也得大理寺刑部共同定罪,我究竟犯了何罪,你总得给我一道罪名,不然何以服众?”

“程知府,敢问此举可有依着和条朝廷律令,可有朝廷文书,圣上旨意?”

谢县令听得听得脑子嗡嗡响,他当时怎地没想到拿这些来还击呢?

不过,谢县令看到公堂上端坐着,神情淡定的程子安,后悔不甘变成了冷笑。

瞧这些蠢货,还在那里挣扎。

谁不是家财万贯,还在那里装蒜!

真要查,除了宁县令的账目勉强好看些,其余人,全都跑不掉!

程子安等他们吵了一阵,拿起从未用过的惊堂木,啪地一下敲在公案上。

众人一惊,皆停下说话,抬头看向程子安。

以前他们是坐在程子安位置上之人,眼下虽坐在堂下,到底矮了一截,从俯视变成了仰视。

程子安目光缓缓在众人脸上扫过,那股威压,令他们情不自禁眼神躲避,不敢与他对视。

“诸位的说法很有道理,是该有罪名,由朝廷定罪。究竟是发配,流放,我堂堂一知府,熟读大周律,得了圣上的信任,特意将我派来云州,怎能私设公堂,辜负圣上的厚爱。”

程子安笑容不变,道:“待会我就写折子回京,让刑部大理寺来查。说起来,刑部段尚书他们,我许久都没见过了,能见到老友,还真是高兴。”

话一落音,公堂上再次变得落针可闻。

程子安是领了圣上的秘密旨意来了云州府,起初的富县县令,只是障眼法而已。

否则,程子安如何敢对郜县令,以及谢县令下手?

程子安又如何能在短短时日内,升迁为知府?

刑部与大理寺,程子安曾与他们一起办过案,还是让大周官场变天的大案,云州府曾经被涉及,知府被拿下,他们一清二楚。

要是刑部与大理寺真来办案,他们肯定会偏向程子安,他们本身就一笔糊涂账,手上不干净,绝对讨不了好。

要是真被贬谪会流放,他们的子孙后代,因着他们的罪责,就此断了科举入仕之路。

要是拿钱免灾,还能继续当官,不会影响到子孙后代。

大家心里打起来小九九,各自盘算得飞快,谢县令左顾右盼,看着他们的反应,鄙夷不已。

天色渐渐暗下来,福客来照着时辰送了饭食来,程子安招呼道:“大家先用饭,饭后就回去歇息吧,明早辰时中,回到衙门来继续议事。这次的饭食钱,由我结算,姑且当做大家以后的饭食标准。”

伙计们送上食盒,大家都愁眉苦脸,哪有胃口用饭。听到是以后他们核销公使钱的标准,打起精神揭开了食盒。

食盒里的饭菜虽然新鲜,对他们来说,着实太过寒酸了些。

程子安与程箴,连着苏捕头苏钱粮,与他们的菜式一模一样,几人随意坐了,埋头吃了起来。

大家跟着拿起了筷子,屋内一阵窸窸窣窣,无论他们心里做何想,在程子安将食盒里的饭菜用光时,多多少少都用了些。

伙计前来收拾食盒,吴掌柜一并来了,送上了清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