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99节(2 / 2)

加入书签

圣上见三人一致冲向了程子安,这时出声道:“你们三人,且先退下!”

三人神色各异,只能遵旨退下。

圣上这才看向程子安,道:“你神神秘秘,究竟有何事,悉数道来!”

程子安道:“圣上,并非臣神神秘秘,只臣累了,不想同他们来回推诿,打嘴仗。”

圣上气得一拍御案,骂道:“好你个程子安!”

程子安忙请罪,道:“圣上先前应当瞧见了,他们三张嘴,我只一人,实在吵不过啊!”

圣上脸上的怒意,逐渐消失,转而变成了阴冷。

朝臣结党不可怕,端看谁与谁结党。

程子安道:“圣上,臣此去益州府,白日不停赶路,只用了六日左右就到了益州府出事的河边。到了之后,臣用了一个时辰左右,就解决了漕运船之事,恢复了河道通行。”

圣上眉心紧拧,不可思议盯着程子安。

程子安细细回禀了当时的情形,道:“其余船只能顺利同行,只有漕运船翻了。臣以为,事情已一清二楚,此事与水部无关。要说有关系,肯定是要推出水部来顶包。水部前侍郎孙凛直已被罢官,臣刚领了水部侍郎,要是被牵扯进去,实在是太冤了。”

施侍郎回京城之后,回禀程子安到了益州府,连府衙都未进,就一走了之。

接着,对程子安的弹劾,雪片般飞到了御前。

起初圣上还不敢相信,毕竟程子安并非不着调之人,他能做实事,让京城免遭损失,只这项功绩,就当高升,一个侍郎之位,着实低了些。

圣上念在他年轻,打算先磨炼他几年,没曾想,他竟然做出撒手不管之事。

前天施侍郎一路奔波回京,人都折腾得快不成样,却始终不见程子安的身影。

圣上又气又怒,失望至极。

听程子安这般一说,圣上的心一下沉了下去。

事情简单得很,漕运有问题。

漕运船的夏粮,要是沉没在河底部被水冲走,或者被鱼吞食,无论如何,船舱里都该留有一些。

可是,程子安让下水的船工查过,他也亲自看了,还摸过了缝隙,皆未找到一颗粮食。

至于常平仓的粮食,圣上并非不清楚,里面一本烂账,很难彻查。

要强查,肯定会大乱,常平仓里的粮食,说不定一颗都保不住。

程子安为了自保,且户部的事情,本不该水部管,撒手离开,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圣上的头疼欲裂,阴沉着脸躺在椅背里,揉着眉心道:“你既然一早离开益州,为何这般晚才回京?”

程子安道:“圣上,臣走的海路,从益州府的宁县搭了海船,到燕州的临海县下船,再骑马进的京城。”

圣上讶异不已,道:“你为何要走这条道?”问完,脸色旋即一沉,声音比冰还要寒冷:“可是担心自己的安危?”

程子安老实道:“是有一些,不过臣并非只担心自己的安危,臣是大周的子民,为了圣上做事,自己的安危,当置身事外,方能回报圣上之恩。”

听到熟悉的马屁,圣上的头疼减轻了些,道:“你倒是忠心。”

程子安差点没拍胸脯了,道:“臣向来忠心耿耿,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臣拿着大周的俸禄,肯定要做事,不然跟那吃白食还嫌弃的人一样,简直不要脸,不是人!”

圣上无语地盯着他,道:“好了好了,你骂了一阵,出口气就行了,快说正事!”

其实圣上也是个吃白食还嫌弃的人,与大周的官员都一个德性。

程子安不担心他会听出自己将他一并骂进去,毕竟,天底下谁敢当面痛骂帝王,就是有人听出来,他也不会相信。

另外的一种原因,乃是天子自认为是天命所归,天底下的百姓,都是他的奴仆,当为了他做牛做马。

孟子提出的名贵君轻,这个观点程子安深为同意,太好,太正确,却太过理想化。

至少程子安没见过。

君主信奉儒家,喜欢的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读孟子,是顺带。

不过,程子安很能安慰自己,至少大周的天子们,并未同朱元璋那样,将孟子中民贵君轻,不利于至高无上皇权的经义学说删除,弄出个贻笑大方的《孟子节选》。

正事程子安也不能正着说,从施侍郎含糊其辞的话,他便能猜到背后最大的势力,便是其中一个皇子。

圣上的几个成年皇子,程子安接触了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接触不多。

他们三兄弟,看上去很是聪明,至少在争权夺利上,那是各有千秋。

一般来说,能聪明到这个份上,谁继位都能做好个守成之君。

可惜啊,皆为躺在百姓身上吸血的天龙人。

程子安道:“臣从海上回京,是想到了漕运的问题。”

圣上猛地抬头,紧盯着他。

程子安道:“圣上,臣在船上时,问过了船上的东家,船工们。大周境内,有那几条海道,可以直达京城。东家告诉我,京城虽不靠海,靠近京城的兖州,燕州境内都靠海。只要有海的州府,所有的船都可以到达这两个州府。大周境内,共有十七个州府有海,余下的二十七个州府,只有楚州等三个中原州府,离海远一些。既臣可以这般认为,大周除了楚州等三个州府,其他州府的粮食,皆可经海船入京。”

圣上震惊不已,都是行船,在海中行船,同在河道中行船,不可同日而语。

海上风浪大,海水深不可测,加上天气变幻等缘由,出海风险大,船一旦沉没,尸骨无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