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被逼考科举 第68节(2 / 2)

加入书签

施三爷这才注意到水仙花,神色一时复杂了下,下意识看向了案几上的那盆水仙。

不过,施三爷很快回过了神,接过花盆放在了案几上,高兴地道:“子安有心了,节节开花,吉祥顺意好啊。”

程子安神色坦然坐了,施德上了茶,退了出去。

吃了两口香茶,施三爷寒暄起了家常,提到了程箴受伤之事,颇为惋惜道:“听闻当年你阿爹在明州府也是才名远扬,要不是意外受伤,定能有一番成就。”

程子安跟着拍腿扼腕,道:“可惜了,阿爹比我还厉害,我以前读书成绩不好,与辛小郎差不多。后来,我就拼命苦读,幸得中了举。阿爹是真聪慧,我是靠着刻苦努力,祖宗保佑。”

安老夫人写了信进京城,直言程子安多智近妖,如无法交好,万不能与之为敌。

起初施三爷还不肯相信,后来永安侯老侯爷将他叫了去,仔仔细细分析了明州府的局势,那时他才信了几分。

不过,施三爷最初见程子安时,一是老侯爷的吩咐,二是因为好奇。

如今得以一见,施三爷发现,程子安坦荡得近乎直白。

因着这份直白,让平时习惯了弯弯绕绕的他,竟然半点摸不清程子安的套路。

施三爷不由得坐直了,脸上的笑浓了几分,道:“子安是闻山长的弟子,照着规矩,子安能去国子监学习。闻山长可有替你做了安排?”

国子监下辖太学,国子,律算等学科。大周规定,能进去读书的监生,比如太学,至少要三品起。律算要求低一些,七品以上的官员子弟即可。

程子安是闻山长的弟子,能勉强凑进七品官员子弟这个范围。加之闻绪在国子监任司业,程子安要混进太学去学习,也未尝不可。

闻山长早就与程子安提过了此事,程子安嫌弃太学读书不自由,还未下决定。

施三爷知晓闻山长是他老师,理应料到闻山长会有安排。

既然他这般问,程子安就顺着他道:“年后即将春闱,进去读不了几天书,老师毕竟官职低,我就不麻烦老师了,免得老师为难。”

施三爷沉吟了下,道:“子安若想进太学,我去替你安排一二。”

程子安心道这就来了,能欠人情,有人肯让你欠人情,那是本事。

他忙起身,拱手道谢:“有劳施三爷,晚辈在此谢过了。”

施三爷被程子安干脆利落的道谢,噎了下,旋即失笑。

施二说,他就顺口提了一句,程子安就跟着他去了天香楼。

一餐饭下来,明九主动问了程子安的住处,要下帖子邀请他去吃酒赴宴。

筵席场合的客套,随便听听罢了,断不能当回事。

主动问住处,就不一样了。

施三爷是摸不清程子安的深浅,但他镇定自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尤其是他的果决,足足就令人佩服不已!

作者有话说:

第66章66六十六章

◎无◎

用过午饭后离开永安侯府,程子安带回了一方古砚。

程箴看到了,吃惊地道:“你真上门打秋风了?”

程子安笑眯眯点头:“嗯呐!对了阿爹,我明日打算去太学了。”

程箴拿着砚台来回翻看,入手跟玉石般,经年累月下来,散发着墨的清香气。

生怕磕坏了,程箴小心翼翼放下砚台后,这才问道:“先前你说还在考虑可要去太学,如今终于定了下来,可同闻山长说过了?”

程子安拿起砚台琢磨,道:“还没呢,等下我去同老师说。是施三爷要替我去太学打招呼,他当时就派施大叔去了太学,我离开时,施大叔回话说已经办得妥当,老师就无需去卖老脸了。”

程箴瞠目结舌盯着程子安,半晌后无语地道:“既然有闻山长替你出面,你为何要多欠一个人情?”

程子安笑笑,道:“老师的脸面,比我欠人情来得重要。再说了,永安侯府的人情岂是人人可欠。”

程箴道:“到时你如何还得起?”

程子安狡黠地道:“还得起就还,还不起就没办法了。”

程箴愣住,旋即失笑。

还不还得起,端看什么事情,以及程子安自己的判断了。

不过,永安侯府需要程子安还的人情,肯定比天还要大。

那时候,程子安想还也还不起。

程箴逐渐被程子安影响,变得光棍起来,反正债多不愁。

程子安收起砚台,系好匣子外的包袱皮,道:“阿爹,我们同阿娘一起去老师府上,师兄应当从衙门回来了,正好见一见,顺道提去太学的事情。”

程箴朝窗棂外看去,外面天已经转暗,迟疑着道:“贸然上门,可要先去打声招呼?”

程子安道:“那是老师,招呼来招呼去就生份了。这时去打招呼,也来不及了,等下我们在路上铺子里买些酒菜,自备口粮。”

明日程子安要去太学,倒是不能耽搁了,程箴便没再多反对,迟疑了下道:“可要叫上你姨父?”

程子安满脸郁闷,道:“叫上他吧。老师无妨,还有师兄师嫂,不去就失礼了。他失礼无妨,连累了姨母与阿乔阿宁他们,阿娘又得伤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