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1 / 2)

加入书签

“举报的话,最好是实名举报。”

秦牧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最好的举报方式,也是直接向检察院举报。”

举报这类犯罪……

固然有很多受理渠道,比如说直属监管机构、公安机关等。

但最有效的,还是检察院。

因为……

其他机关受理之后,都需要向检察院汇报。

层层反馈,可能会拖延进度。

为免夜长梦多……

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向检察院举报。

而实名举报,则是此类举报的最好方式。

实名和匿名,看似只隐藏了身份,但实则效果存在天壤之别。

在检察院。

每天存在大量的匿名举报信,但这些举报信受理的少之又少。

一方面。

是因为匿名举报,太容易存在诬陷、虚假举报的可能。

若是每个匿名举报都实打实的去彻查,那司法力量将浪费在许多无用功之上。

另一方面。

匿名举报没有任何后续反馈问题。

实名举报自身承担了相应的法律风险、报复风险,必须要重视。

此外。

有人说实名举报存在泄露的可能,其实这点有着不少制度保障。

在这一块上……

想要查询到实名举报人的信息,需要极多权限。

按照最高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实名举报人的举报,在固定场所接见,专人接谈,无关人员不得接待、旁听和询问。

举报信件的收发、拆阅、登记、转办、保管和当面或电话举报的接待、接听、记录、录音等工作,还需要专人负责,定时追责。

任何实名检举材料,也不会备份。

在种种措施之下……

不出意外的话,实名举报的人不太可能暴露。

“先把举报材料整出来,我明天去一趟检察院。”

最后。

秦牧和王大锤开始在办公室里,商讨举报细节。

与其说是材料。

其实不如说是捕风捉影的东西。

主要是对韩冬庭在职期间,购买了数套房产问题的举报。

……

次日。

养老院里。

“老苏,明天有个案子,到时候咱们去法院现场旁听,你去不去?”

张清源等人坐在院子里,闲着唠嗑。

向苏永年等老人发出了邀请。

这些老人……

都是新加入养老院的。

还没去参与过法庭旁听。

“什么案子?”

苏永年等人听后,都露出了好奇之色。

“有没有孟磊那个案子精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