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阴郁权臣弟弟后 第191节(1 / 2)

加入书签

杜斯瑞听到这话,眼睛都睁大了一些,他见这少年的年纪并不大,三年前……他问裴郁:“你当时是第几名?”

这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只是身边有云葭在,他不免为自己的名次而感到赧然,尤其与裴有卿的成绩一对比,他更加不愿意说了,他从前从未与裴有卿比过,如今却事事都不想落于人后,但屋中二人皆在等着他的回答,裴郁犹豫一番终是开口:“……二十七。”

云葭早知这个成绩,自然不会有多少反应,可杜斯瑞却忽然轻声呢喃道:“二十七……二十七!”

他突然睁大眼睛看了裴郁一眼。

而后二话不说直接走向身后的柜子,翻箱倒柜开始找起东西。

他这突如其来的动作自然引得云葭好奇起来:“杜伯伯,怎么了?”

杜斯瑞没说话,而是继续在柜子里翻找起东西,过后他终于找到一张纸,赫然是三年前丁酉科的成绩单子,当时出成绩之后,他就托人誉写了下来。

裴有卿是书院的学子,拔得头筹,他自然高兴。

可让他惊讶的却是二十七名……

那人也姓裴,名字赫然与他从前教的一个孩子十分相像,后来他打听几番发现这名学子正是他当年教得那个孩子,他当时甚至还联系了熟悉的官员请看了他当年的考卷,虽笔锋稚嫩,但言之有物,比起他手下许多学子还要出彩,如果不是其中的五言六韵诗作得不够好,恐怕这名次还能往上提。

他当时还十分希望能在之后的秋闱中听到他的消息,未想秋闱成绩出来之后,却并没有这孩子的踪影,他当时还以为他是名落孙山了,甚觉可惜。

再之后,他也没再特意打听过这孩子的事,未想他竟然会在三年后的这天,与他老师的外孙女一道站在他的面前。

杜斯瑞捧卷抬眸,看着面前颀长挺拔的俊美少年,仍然无法与当年那个可怜的小孩联系在一起。

许久之后,他才看着人出声询问:“……你是裴郁?信国公之子?”

裴郁起身,只答:“是,我是裴郁。”

却未认下后一句。

第204章裴郁接受考核

这点细微,杜斯瑞自然不会察觉,云葭却清晰地感觉到了,她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少年,少年这会并未看他,而是正看着不远处的杜斯瑞,脸上神情沉静无波。

他的眼中并无怨恨也无仇怼,但也未有一丝除此以外的多余表情了。

正如当日于青山寺中见到裴爷爷时一样。

云葭见此,心中无奈叹息一声,却也未曾多言,她收回视线,一道去看杜斯瑞,却见杜伯伯还怔愣着。

杜斯瑞的确怔忡。

他教裴郁之际也不过三十出头,如今却已有四十余岁。

三十出头的年纪,正是最有意气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当时刚从祖父的手中接管书院不久,正想如老师一样大刀阔斧整顿书院,广纳英才,让有间书院成为第二个阅华书院,然结果却并不理想,诸多阻拦自是不必说,就连家中也有不少人不理解他的行为举动,觉得他这是浪费时间,而在书院,他待得也不算痛快。

那些勋贵家的公子从小被人捧着惯着长大,哪里又都是好惹的?一个个乖戾的不行。

肯好好听课都已经很不易了。

想要从中挑出一个能成才的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要难。

那时他唯一欣慰的就是信国公府的大公子还算听话,读书也算不错,而第二让他欣慰的则同样也是信国公府的公子。

正是裴郁。

他知道裴郁是府里的二公子,也知道他出身不祥。

但读书者岂会信这些神鬼之说?他教书育人看中的是一个人的品性和才学。

最初杜斯瑞对裴郁的印象并不算深,小孩大约从小就被人冷落惯了,即便瘦小也习惯坐在最后面最角落的位置,平日别说见他与谁来往交好,就连话也鲜少听他说起。

平时他总是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连吃饭也从不与人为伍。

其他人都有书童、小厮跟随,上个学就差把整个家都搬过来,他却事事都靠自己,就连自己的堂兄也不搭理,孤僻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直到有一回,他路过此处,彼时课堂中正有先生在上课,而他看着书堂内,便见一个小孩坐得笔挺,眼中闪烁着熠熠之光。

那时正值炎夏。

酷暑的午后最是容易犯困的时候,满屋子的学子有大半都睡下了,就连他最喜欢的裴有卿也是强撑着精神,眼皮子一耷一耷的,随时都能睡过去,只有裴郁,他双眼亮晶晶地听课堂上的老先生讲着课,没有一点困意。

就是因为这一件事让他对裴郁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后来他特地去看过裴郁的功课,还让他背过书,发现小孩虽然比裴有卿还要小上几岁,可背起书来竟然比裴有卿还要好一些。

但凡只要先生讲过的,他都能一字不差背下来。

而那些没讲过的,只要他说上一遍,没一炷香的功夫,他也能背下来。

他那时如获至宝,只觉得自己运气真好,虽然四处碰壁,没法大施拳脚,但还是收获了两个好学生,两个一个勤勉一个聪慧,他甚至都能想象两人长大之后能有怎样的风华。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书院就出了事,先是一位先生无缘无故在课堂上晕倒,之后书院就起了流言,说是因为学校里有个不祥人,话头很快就转到了裴郁的身上,虽然他极力保证,也说过老先生晕倒与裴郁无关,而是自身身体缘故,但无人相信他的话。

十几个勋贵家族联名要裴郁退学。

他找到裴家,原本以为裴家会出面,可那位二夫人却也一脸难色,之后没几日裴家就来人把裴郁带走了。

他还记得小孩被家仆抱走时眼泪汪汪的样子,也记得他第一次喊他“先生”时眼中流露出的祈求。

可惜他亦无法。

他虽出自杜家,是一院之长,但终究抵不过这么多豪门世家,何况日后他要改革还需他们帮忙,又怎么可能为一个学生得罪了他们?

之后他登过几次裴家的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