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小狗使命3(2 / 2)

加入书签

小狗甩了甩身上的毛,尔后奔过奈何桥,回头傻笑,仿佛回到那个幸福的冬夜。

徐云书对它说:“去吧。”

它终于离开了。

-

返回阳间,徐云书给了林迟一张符,贴于房门七日,能消散他周身的阴气。

一切安排妥当已是傍晚,林迟和许倩坚持要亲自开车将徐云书送回清云镇,他拗不过,只好同意。

天色渐暗,上山路不好走,徐云书打开手机里的手电筒照路。

阿星不满道:“太亮了,你能不能关了。”她怕日光,不怕人造光,只是这手电筒刺得她眼睛快瞎。

徐云书没吭声,关了手机。

周围归于昏暗,满山云雾追笼上来。

往下望,小镇街灯点点,似星罗密布;抬起头,山峰岿然屹立,松石肃穆。

徐云书轻轻呼出一口气,一步一步踩稳脚下的路。

他是在清云山一草一木的见证下长大的孩子,这条路走过千遍万遍,早已烂熟于心。

想起今日所见的种种,无论是许倩对于毛毛的真心,还是小狗对许倩一家的挚诚,都很令他感慨。

徐云书没有家人,他是个被丢在道观门口的弃婴。师父心善收养了他,他便随师父姓。

那会儿许云萍已经去世,徐秋山和许云萍并未孕育孩子,这凭空出现的婴儿成了他最大的寄托。他将他带回观里,给他取名“云书”,意为“云中谁寄锦书来”,他幻想那是许云萍捎来的思念。

但幻想终究是幻想,许云萍不可能回来。

徐云书渐渐长大,徐秋山并未隐瞒他的来历,在他懂事记事起就告诉他,他是他的师父,不是他的父亲。如果他对道法有兴趣,他愿意教他这些,如果他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他也乐意放他下山。

徐秋山并不干涉徐云书的个人选择,因此,虽然从小在道观生活,徐云书跟平常人家的小孩一样,按部就班地读小学、初中、高中,接受学校教育。

徐云书很聪明,小学跳过级,是班上年纪最小、成绩最好的孩子。

他性格内敛,常独来独往,因为家在道观,被不友善的同学诟病“身上不干净”。久而久之,越发孤僻,成了他们眼中的异类。

徐云书最快乐的时光是在看书的时候,他不仅读中外名着,也看道法经书。他在书海中徜徉,与孤独作伴,也学会了享受孤独。

十六岁那年,徐云书倏然开了天眼,能见阴阳两界。鬼们对这个小少年感到好奇,他看起来毫无攻击性,他们便时常围聚在他周边。拜托他引路,或帮别的什么忙,更多的是太无聊,想找个人说说话。

徐云书的生活被迫发生改变,他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道士。

即便如此,他没有放弃学习,一面应付鬼,熟悉走阴通灵,一面继续完成学业,甚至考上了首都大学。

徐云书是少有没读道教学院的道士,一方面以他当年的高考分数去读一所道教学院未免太过可惜,另一方面他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瞧一瞧。

看过繁华的首都,再回到这冷寂的清云山,他更加坚定了心中的道。

云黯淡,月朦胧,山风喋喋不休。

手上的糯米糕在塑料袋中冒着腾腾热气。

飘在前头的阿星复盘起今天的事:“归根结底,都怪那灭鬼师,要不是他没事找事,树就不会倒,我宝也就不用舍身去死了。”

没几小时,毛毛已经成了她的宝。

徐云书莞尔。

听见身后笑音,阿星停步看他,提醒道:“别忘了明天演唱会,你答应送我去的。”

“嗯。”

“还有我名字,你答应帮我找的。”

“嗯。”

“还有……”

徐云书一一听她说完,认真应下。

雾散,月明,风静止。

糯米糕香味依旧。

道士省悟:道是一,是自然而然,也是眼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