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再次送花(1 / 2)

加入书签

师娘对着凌霄解释:“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嫌小地方给不了他们想要的。”

“过年总会回来的嘛”,凌霄安慰师娘。

“过年就回来个几天,大年初六就都走了。”

凌霄也不知道应该再说点什么,静静地望着师娘,师娘继续说:“过日子平平淡淡不要有什么波折,一眼能望到头,其实是最好了,孩子们总说着小地方给不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也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凌霄试图从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解答:“怎么说呢,小地方缺少活力吧,大城市更像青年人一样充满朝气,而且身边都是同一类型的人,自己说的很多东西很容易引起共鸣。而在小地方,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同龄人并不多,留在小地方的人大多是父母早早地给他们铺好了所谓的路的。”

“那你呢,会留下来吗?”

凌霄放下水杯,说道:“我觉得我还是会出去的。原因有点多,最主要的是我不喜欢小地方的生存法则,有句话说的是‘有的人25岁就死了,但是要到75才埋葬。’对于没什么背景的人来说,选择一个能通过自己努力就能有立足之地的地方当然是最佳选择。”

“哎,我们也不懂年轻人了。”

这时厨房里校长传来声音:“我懂,是你不懂。”

凌霄和师娘被校长的话逗乐了。

二人笑着的时候,厨房又传来声音:“哎,这鲈鱼怎么做的?”

“你不是说了今天你做的吗?怎么还问我。”师娘边说边往厨房走。

校长笑眯眯地对着师娘说:“我怕这么好的食材被我浪费了,还是需要请教专业人士嘛!”

师娘麻利地放好葱丝和蒸鱼豉油,然后放进锅里开火蒸。

这时校长转过头对凌霄说:“你师娘做的清蒸鲈鱼最好吃了,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欢吃鱼,不过我们这的人都喜欢吃鱼,你应该也不例外吧?”

“是的,我也很喜欢吃鱼”,凌霄笑着应答。

“那太好了,等下你就多吃点。”

很快饭菜摆上桌,师娘使劲往凌霄碗里夹菜,嘴里还念叨着“你们这些孩子就是不会照顾自己,长得这么瘦,多吃点!”

“还是家里的东西好吃”,凌霄感叹道。

“食物的记忆是最原始的,我家老大老二每次打电话回来也是说想吃家里的好吃的了”,校长拿着筷子指着桌上的菜说。

“是的,刚去新加坡的时候,觉得那边东西偏甜,吃不惯,就特别想念家里的吃的,有时候做梦都想,后来是室友经常带我去那边的唐人街吃中国菜才缓过来。”

“一个人孤身在外多不容易,来,多吃点”,说着师娘又给凌霄夹了一大块鱼肉。

吃完饭凌霄坚持要帮忙收拾碗筷,校长也没有拦。凌霄准备走的时候,师娘叫凌霄这几天都来吃饭,那命令般的语气让凌霄没有拒绝的理由。

接连几天凌霄都是早中晚去凌校长家吃饭,师娘甚至说凌霄比亲女儿还要贴心。凌霄暗自叹气,怎么跟自己的家里人就合不来。

第十一章再次送花

姜明在假期第四天的中午吃过饭之后,问父亲菜园里哪些菜是可以摘的,说要送给校长,父亲就跟着他一起去菜园里择菜,还帮他装好,菜准备好之后姜明又去折桂花,姜父心想:最近这天气都是晴天,又没下雨怎么屋里会有潮气呢,实在是想不通。

桂花用麻绳系好之后,姜明跟父亲说今天就去学校。

姜父问道:“现在这么热就走吗?”

“嗯,菜放久了容易蔫,我早点送过去。”

“也好,那你注意安全”,姜父叮嘱他。

“嗯。”

姜父站在门口目送姜明离开,直到姜明的背影消失在石阶下。

姜明到校之后放下黑色双肩包和菜,拿着桂花先去徐闻音的住处敲门,没人应答,姜明又敲了一遍,在门口等了一会儿确认没人来开门才带着桂花离开。姜明心想,凌霄不会这个点了还在午睡吧,或者是有什么事外出了。

回到自己房间,想起今天要送菜给校长,就提着菜去校长家。

走到门口,姜明就听见里面有说有笑,姜明伸手在门上敲了几下,凌霄起身去开门。

“怎么是你?”凌霄和姜明同时说出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