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五十章 御驾亲征(2 / 2)

加入书签

镇守石岭关的何继箔按照赵匡胤的部署,在山西阳曲设下伏兵,让开先头部队,击其中间。等着契丹骑兵过半,宋军伏兵四起,喊杀冲天,辽兵大乱,此役斩首契丹几千人,并生擒契丹将领武州刺史王彦符。

得到捷报,赵匡胤异常地高兴,他命人将几千个契丹人的头颅和铠甲依次高悬在太原城前。他想用血淋淋的事实,警告北汉刘继元,投降吧,别再做无谓的抵抗,你们指望的契丹援兵已经在半路上被我军截杀了。

看着这些血淋淋的人头,北汉君民一下子成了泄气的皮球,士气低落到了冰点。可是,刘继元还不想放弃,他想凭借太原城的坚固,做最后的死守。

四月十五日,赵匡胤亲临汾河边视察造船。

五月初七,契丹的第二支援军打定州经过,想由此西进,援救太原。镇守定州大将韩重赟守住关隘,契丹兵无法前进一步,被迫退走,韩重赟乘势追击,大败契丹,斩首三千多人,擒获其将领二十多人。捷报再次传来,宋兵士气大振。

五月十二日,赵匡胤命令水军驾船载着强弩从四面围攻太原城,横州团练使王廷义脱去盔甲,率军猛攻,不幸头部中箭阵亡,殿前都虞候石汉卿也在攻城中战死。

二十八日,都虞候赵廷翰等一些渴望建功立业的武将叩头请战,愿以死效力,奏请太祖,要求冒死拿下太原城。

赵匡胤动容道:“你们都跟随我多年,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成为我所倚重仰仗的重臣,休戚与共的近卫,我宁愿得不到太原,也不愿意让你们冒着敌军的刀锋箭雨去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下令没有命令不允许再去攻城,众将官感激涕零,哭倒在地。

为让北汉群臣彻底投降大宋,和平解放北汉,拯救黎民苍生,郭无为使尽浑身解数,彻底表现出他的“行为艺术”。

一天,刘继元宴集群臣,郭无为在庭中痛哭道:“为何要以空城抗百万之师?”抽出佩刀就要自刎,想以此煽动人心,归降大宋。

刘继元急忙走过来,拉着郭无为一起坐下,绝口不提投降一事。次日,刘继元又遣使去辽国催促援兵。

北汉坚守危城,至闰五月,太原南城一处城墙被水冲坏,大水涌进城内。

宋军整军正准备乘舟冲进城去,北汉军民也齐聚于此,顿时万箭齐发,投石车配合弓弩车,拼死抵抗。

也许是天不亡北汉,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不知从哪里漂来一堆柴草,不偏不倚,柴草漂浮到了城池缺口,将缺口堵塞住了。这真是救命的稻草啊!北汉军民趁机用滚木礌石设障堵住水口。大宋官兵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破城的机会,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溜走了。

◆无为真的无为

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北汉的宰相郭无为,的的确确是个二臣贼子。

几番劝降无果,郭无为觉得要让北汉投降,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为了赢得更大的筹码,保住富贵,他决定在太原城没被攻破之前,直接领兵去投靠赵匡胤。

开宝二年(公元969年)闰五月,郭无为终于想到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他向刘继元建议,自己要带兵夜间突袭宋军。哪里是真偷袭,明摆着这是要投降,把北汉兵带进大宋的包围圈。

刘继元明显是个缺爱的孩子,一听郭无为这么说,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当下就拨了一千精锐给他,还派杨继业和郭守斌两人做他的副手。这可是北汉最厉害的兵,最厉害的将,刘继元这是把压箱底的家当都掏出来了。

当晚,松油火把照彻之下,汉军列队待发,刘继元率百官到延夏门,将帅印亲手捧给郭无为。

大风起兮云飞扬,宰相一去兮国遭殃。刘继元看不出郭无为心里的小九九,杨业和郭守斌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郭无为的心思,他们心里明镜似的。

夜出奇的黑,郭无为心里正做着春秋大梦,他马上就要脱离刘继元的束缚,奔向大宋美好新生活。

大军走着走着,杨继业一不小心“跌落马下”,崴着了脚,先带自己所部精锐回城歇息了;郭守斌所部的一部分士兵在自家的城池里走着走着,不知走到哪里去了,竟然给整迷路了。

两个副将,一个也没跟上,郭无为身边只剩下百十人。这样狼狈投靠宋军,筹码太小,自己一定捞不到什么好果子,气得郭无为大骂两位副将无能。

此时的郭无为,真的无所作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能长夜叹鹧鸪。这游戏没法玩了,只得带着剩下的兵将无功而返。

宦官卫德贵早就对郭无为起了疑心,他派人暗中打探,得知了郭无为里通外军,企图投降宋朝的确凿消息,立即向主子刘继元揭发郭无为想要投敌叛国的阴谋。

当得知郭无为企图投降时,刘继元竟气得“昏厥三次”。虽然郭无为扶持自己登上皇位,他一直心存感激,但是投敌叛国,这是杀无赦的死罪,罪不可恕。

墙倒众人推!众多平时就被郭无为欺压的朝中大臣,乘势群起而攻之。刘继元震怒之下,判处郭无为死刑,拉到菜市口,当众绞死。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无明留风尘。贪一场镜花水月,终得个曲终人散。

道士下山,本想飞黄腾达,换日改天,不知是否算到自己会是一个缢杀丧命的结局。这真是:

十年深山苦修真,换得宰相无上尊。

褪去麻衣披紫蟒,摘下玄冠着乌巾。

定国安邦浑似梦,叛国投诚误终身。

三尺白绫戚惨惨,昭勋有阁郭无分。

自古豪杰多情种,僧道也会恋红尘。历史没有如果,要不然大宋的功臣簿里面又会多一个叫郭无为的名字。

放着好好的道士不做,非要下山搞事情。不过是大梦一场空,不过是孤影照惊鸿,不过是白驹过隙一场梦,不过是梦里有几许恩爱情仇。北宋末年,又有一个自称会“六甲法”的道士跳出来拯救大宋,他也姓郭,名字叫郭京,结果导致了“靖康之耻”,金兵的铁蹄,踏翻了北宋朝廷。

长达三个多月的时间,宋军眼睁睁地看着被水围困的太原城,自己攻不进去,对方也跑不出来。一汪水困住一座城,一座城护着一个国。

初夏时节,天气炎热,宋军驻扎在草地里,很多士兵感染腹泻病和瘟疫,赵匡胤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太常博士李光赞提议,为了保存实力,大军应该班师回朝。

开宝二年(公元969年)闰五月,辽国再次增兵来援,为减少伤亡,赵匡胤毅然下令罢兵还朝。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道路两旁,是我丢弃的垃圾乐色,一同带走的,是我心头,永远的惆怅。

◆带不走你的国,就带走你的人

赵匡胤兵伐北汉,对沿途百姓那是恩威并施,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抽空还帮忙打水扫地修房子。宋兵也是逢人就宣传大宋天子赵匡胤多么仁慈,东京现在就是天堂,吃穿不愁还有钱花,天下人人向往。

于是,很多北汉百姓纷纷要求跟着赵匡胤回大宋,有几个胆大的还跑到赵匡胤的前敌指挥办公室,呼啦啦跪倒一大片,恳求大宋天子救苦救难,收留他们这些北汉难民,给他们一碗饭吃。

为了救民于水火,赵匡胤在退兵的时候,顺便将北汉百姓一万多人移民到山东、河南,官府给每个人发放口粮,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北汉当时兵力只剩三万,人口还有三万五千多户。移民迁走一万多人,赵匡胤这招釜底抽薪,让北汉彻底名存实亡了。

此次北伐,大宋又一次铩羽而归,无果而终。就这样,柴荣、赵匡胤这哥俩,到死都没能降服北汉。

直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赵光义亲率二十万大军,分四路会攻太原,经过一个月的围城,刘继元被迫出降,立国二十九年的北汉灭亡。

宋军撤兵后,汾水退去,被水淹过的土墙,太阳一晒。太原城多处城墙都发生了坍塌。

辽国使者韩知范叹息道:“宋师之引水浸城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若知先浸而后涸,则并人无类矣。”

如果赵匡胤再坚持半个月,太原城恐怕就不攻自破了。

六月,赵匡胤率大军回到京师。

潭州防御使潘美给太祖赵匡胤发来战报,南汉又派兵袭扰郴州。

发兵北汉之前,赵匡胤曾命令南唐后主李煜致函南汉国主刘鋹,要求南汉归还侵占湖南的桂州(今广西桂林)、贺州(今广西贺州),向大宋称臣。

刘鋹不但拒绝了大宋的要求,还在给李煜的回函中,出言不逊,并囚南唐使节。

李煜把刘鋹传来的书信直接派使者送到东京,呈给赵匡胤。由于征伐北汉失意,老赵正在生闷气。这回又看到南汉这边如此的傲慢无礼,不买自己的账。

赵匡胤有点坐不住了,按照“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他迟早都会平了南汉的,既然南汉这么蛮横,把我老赵的面子按在地上摩擦,是时候让南汉尝一尝大宋的小刀切肉了。

“我这柿子你不好捏!”赵匡胤拍案而起,“尔等小国,你就准备着迎接天朝的怒火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