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飞龙在天 第三十二章 斩龙袍(2 / 2)

加入书签

赵匡胤道:“母后说得极是,朕赦驸马无罪。”

高怀德跪倒谢恩。

◆斩龙袍

太后道:“如何让陶三春退兵,军师可有良策?”

苗广义道:“启禀太后,那陶三春口口声声要找皇上拼命,这自然是气话,臣建议厚葬北平王,多给陶三春一些赏赐,让她回去就是了。”

太后道:“哀家觉得也只能这样了,那就赐他北平王金井玉葬吧。”

苗广义道:“圣上,草民还有一言,昔日曹孟德割发代首,今日,请圣上取一件黄袍,让那陶三春自行处断,谅她也不敢再造次了,不知圣上意下如何?”

赵匡胤点头应允,命人取了一件贴身穿的黄袍,交与苗广义。

高怀德命人取了韩龙的人头,苗广义托着黄袍,二人来到午门城楼。

陶三春手提双锤还在宫外不依不饶,要皇帝老儿还她家老黑的性命。“昏君,你听着,没有我们老郑的枣阳槊,这江山怎么能轮到你来坐?!这么快你就忘恩负义,诛杀朝廷重臣,你拿命来!”

禁军们将午门守得严严实实的,没有旨意,他们也不敢妄动。文武百官们也只能远远地站着,不敢近前。

高怀德道:“贤妹,都是那韩龙奸贼,蒙蔽圣听,让皇上酒醉,稀里糊涂地杀了郑贤弟,贼子韩龙已经就地正法,这是他的人头,你来看!”说着,将韩龙的人头高高举起。

见到仇人的首级,陶三春简直就要气炸连肝肺,锉碎口中牙,她怒吼着:“我不要韩龙的脑袋,我今天非要他赵匡胤还我夫君!”

苗广义道:“贤妹,休要胡来,人死不能复生,你只想着郑王爷,你想过一家老小没有,你这一闹,皇上如果治你一个欺君罔上之罪,弄个满门抄斩,这如何是好!”

陶三春急得哇哇大哭,“我不管!我就要他赵天子还我夫君命来!”家丁们也跟着一起叫嚣起哄。

苗广义道:“为保你郑家一脉,我已命黄花真人,到府上将郑英带走,教授武艺,他年,你们母子还会重逢,如若你还这样胡闹下去,我也难保你郑家周全。”

听军师这样讲,陶三春顿时不再讲话,只是呜呜痛哭不止。

高怀德道:“一命换一命,韩龙也已经正法!贤妹啊,你听我一句,还是回府去吧……圣上已下旨赐北平王金井玉葬……”

苗广义道:“是啊贤妹,你还是听驸马的,赶紧回府吧……若你还不解气,这里有圣上的一件龙袍,若你还是不依不饶,这件龙袍给你,任你处置去吧。”

高怀德哽咽道:“贤妹啊,苗军师为了郑贤弟,已经被皇上贬职为民了……”

走下城楼,高怀德提着韩龙的人头,苗广义托着黄袍,二人来到午门外,陶三春迎上。

高怀德道:“贤妹,这是韩龙奸贼的首级,就让他来祭奠北平王的英灵吧!”

一见韩龙的首级,陶三春恨的钢牙直咬。有家丁过来,夺过首级,恼的吐了几口吐沫。

苗广义举起黄袍,道:“这是圣上的龙袍,从前,曹孟德削发代首,今日,赵天子拿贴身的袍子,代已受过,贤妹,您随便处置。”

陶三春拔出宝剑,用剑稍挑起黄袍,一边哇哇大哭,一边用宝剑照着袍子连砍数剑,算是给郑恩报了仇。

陶三春道:“高驸马、苗军师你给我听真:你们去告诉那昏君,若要我回府,请他赵官家到俺北平王府,高搭坛台,打七七四十九日罗天大醮,如若不依,我誓死不退兵!”

高怀德拍着胸脯道:“贤妹放心,这一点,皇上一定会答应的。”

这时,有太监前来传旨:封郑英北平王,世袭罔替,封陶三春为一品诰命夫人,赏赐绫罗绸缎,黄金珠宝,为郑恩打七七四十九日罗天大醮,一切花费,由皇家承担。

陶三春听罢,一时怒气消了一半,她将龙袍弃之于地,拨转马头,抹着眼泪,带领众家丁回府去了。

文武百官在午门外,面面相觑。太监接着传旨道:“今日早朝已过,皇上有旨,众卿可自由散去。”

这边,高怀德命人将北平王郑恩的人头重新接上,苗广义念过咒文,撒过符水,二人将郑恩的尸首送回北平王府。

北平王府,全府缟素,赵匡胤派人在此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罗天大醮,自此,陶三春也开始吃斋念佛。

赵匡胤想挽留军师苗广义,这老道觉得,历来“伴君如伴虎”,自己已经为天下黎民选了一位皇帝,他的任务已然完成。当初把郑恩推荐给赵匡胤,没想到会是如此下场。

于是,坚持以归乡养病为由,辞了官。为表恩宠,赵匡胤又送金又送银,还以国号宋,为苗广义的家乡赐名宋村,以表彰苗广义的不世之功。

道长苗广义,从此隐身江湖,布道人间,落得个逍遥自在。

老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身边有一个能吃生肉的樊哙;刘备之所以成功,身边有猛张飞;李世民之所以成功,身边有个只会三板斧的程咬金;朱元璋之所以成功,身边有个猛将常遇春;赵匡胤之所以成功,就因为身边有个饿虎星郑恩。就连水浒英雄宋江,身边也要安排一个李逵。

历史有三种,一种是官府专人写出来出版发行的,叫正史;一种是文人士大夫编写的手抄本,叫野史;还有一种是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叫传说。

为了维护官家的体面,能把一两个大活人给写没了,也是常有的事。

《掖县县志》上记载“郑恩,郑子明.....”;郑氏族谱有“家有余香书带草,世传小技梨花枪”的说法,据说“梨花枪”指的就是“郑恩,郑子明”的武术技法;宋初编排的《百家姓》,郑姓能排在百家姓第七位,也是因为“郑恩”的缘故;武关道上,有关郑恩的故事也是代代相传;至今陕西蒲城陶池一带,也依然流传着关于郑恩与陶三春的故事。

有的人只能活在书本上,有的人却可以一直活在老百姓的心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