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全息工程模型(2 / 2)

加入书签

大车:“好兄弟,有你们,我就踏实多了。”

海青:“今天早上汇报方案。”

大车:“我通知《国家航天局xh663项目组》指挥中心的领导,早上9:00汇报方案。”

同志们吃饱了肚子,顿时没有了困意,大家争先恐后的开始了工作。

早上8:30,数字模型组的工程师终于全部绘制完了《盐矿7号实验室》所有空间模型,并在设计中心的屏幕上演示完毕。

9:00,指挥中心的领导SK博士和大车,大踏步的走进了会议室。

首长看了看手表对大车说:“35分钟汇报完毕。”

海青站到屏幕前,开始讲解《盐矿7号实验室》的设计理念,抗压强度,抗震等级。预备施工进度。

延飞介绍了基础构造,打桩和球型节点平板网架所遇到的问题。

数字模型组的工程师配合着讲解,旋转着屏幕上的空间模型。

一切似乎很完美。

听完方案讲解,SK博士站起来露出兴奋的笑容:“批准方案进行下一阶段全息空间数字设计,后天看模拟结果,大车,请全息影像工程师马上到设计中心来做配合。”

“批准《盐矿7号实验室》的对外名称:《蛋糕》,这是个很美好的名字,谁起的。”

大车:“海青起的名字。”

SK博士:“等我们的项目《盐矿7号实验室》建成的时候,我真要叫厨房烤制一个这样的蛋糕送给大家。为了早日吃到胜利的蛋糕,大家加油。”

海青和延飞的这临门一脚踢得很漂亮。来项目组的第一天就显露出来专业的才华,超强的组织能力,专业的熟练程度,对设计的把控也恰到好处,这让指挥中心的SK博士非常满意。

最让大车感到欣慰的是,海青和延飞都特别有担当,并且有极好的自控力,还有出众的的体力。

设计中心来的所有人,都是大车亲自挑选的,他有信心,在6个月里完成《国家航天局xh663项目组》《盐矿7号实验室》的项目并且测试成功,因为,来了一帮敢拼命的疯子,他们的热情足以成就任何工程项目。

1小时以后,一行四人来到了指挥中心。海青,延飞,设计组长姜仲维,一起向他们交代了数字全息模拟工程的细节问题。

国家气象局的专业气象情报,也传回了设计中心,50年以来的所有气象资料,明明白白的被分类存储到设计中心的数据库里。

下午4:00,地质勘探的图纸,地形图,水文地质资料也传输到设计中心的数据库里。

延飞,调出50年一遇的洪水资料,地下暗河的资料,交代给全息影像工程师团队,让他们在这次的模拟过程中加上这些元素。

设计工作终于有了头绪,也上了轨道。

今晚,大车可以好好睡几个小时了。

大车拉开设计中心的大门,准备去指挥中心。

海青叫住了他:“大车,你说,工艺专家化学纤维工程师后天到,叫什么呀?我认识吗?”

“不知道,只有个代号XH5641。”

延飞:“他号码排在我后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