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战术(上)(2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的训练果然就和前一天晚上教练并没有明说的那样,常城联合队直接公开了整个训练过程,进攻战术,定位球战术,甚至点球都练了几轮,完全不顾场边各色人等的观察,这里面肯定有通河的人,可常城联合队上下根本就不在乎。

不在乎的关键是因为,他们把所有的战术都练了一遍,以至于整个上午的训练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场边观看的人可以说大呼过瘾,通河的人却是一头雾水,因为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下一轮的对手究竟会怎么跟他们打。

首先阵型就不确定,对手的中后卫总是在换人,一会儿是6号和8号,一会儿又是3号和4号,有时候又混合了练习;其次中前场的搭配也不固定,单前锋,双前锋,9号半……看上去就让人觉得防不胜防;至于定位球战术就更难了,他们罚球的人不固定,争顶的人也不固定,往往是几个组合一出来,看的人就晕头转向了。

所以通河联合队的教练徐直铭在观看对手训练结束之后,带着球队的队长黄艺星直接离开了球场。

黄艺星还问教练是不是要回去和队友们讲解一下今天拍到的视频,徐直铭直接否定了,两个小时的视频,光是看的话就有两个小时,加上讲解,那不得四个小时朝上?时间太长了,不值得去讲解。

他心中已经有了成算,一路上他把自己的思路讲解给自己的队长听:只能按照对手是昨天比赛的主力阵容搭配替补来比赛了,他们是一支普通球队,无法和那些强队比战术和阵容,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踢球。至于怎么应付对手的进攻?挑几个对手擅长的战术去想办法吧!

徐教练让黄艺星回去和几个球队的副队长,也就是其他几个通河市球队的佼佼者沟通,他再到下午的训练课上面和队员们讲解。

第二轮比赛在二号上午九点钟准时开始,首先开场的比赛是常城联合队对阵通河联合队,山水一中足球队对阵石桥中学足球队在下午进行。石城工业大学那边上午是黄林高中足球队对阵徐容中学足球队,下午是茅山联合队对阵湖城中学足球队。

徐直铭教练在赛前看到常城联合队并不是第一轮比赛的主力阵容的时候,心中略微松了一口气。

中卫组合是常城六中的3号和4号,这两名球员在第一轮比赛没有上场;两个边后卫也是陌生的13号和18号,看样子也不像是主力球员号码;中场球员还是那三个人,12号,14号和22号,就连铁打的主力7号都没有上场,代替他的是陌生的17号;锋线上两个球员9号和11号徐直铭教练有印象,在赛前的准备中他也重点对这两名球员做了布置,相信对付他们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徐直铭教练放松的理由是对手的人员并不是经常一起配合比赛的球员,所以他觉得可以用一个平稳的开局和耐心的和对方在中场争夺球权来应对这场比赛,在比赛中后段寻找机会。同样,他也不认为常城联合队安排这么多陌生的球员上场比赛是放弃,强队自然有其底蕴,他们的替补阵容也是非常强大的,更别说对手的三个中场主力球员在场上,那么比赛的关键一定是掌控在这三个人手里。

可是常城联合队没有给通河的球员太多机会,他们在比赛的一开始就发动了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完全没有那种刚刚配合了一个礼拜的临时球队的感觉。

这场比赛是常城联合队开球,一开始蒋铭益就被苏纬要求不断上前参与到进攻中,但是蒋铭益的速度却是跟不上梁亮的,所以几次冲刺之后他就挥手朝着场边的苏纬示意,后者无奈的摇头。战术在赛前就制定好了,他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战斗,可关键是球员们确实没有这种能力,所以苏纬只能让李明昊上前代替蒋铭益……十分钟后,李明昊也坚持不了了,于是轮到了马力洪。

上半场过去一半,比分就变成了3:0,徐直铭教练悲哀的发现,对手的人员几乎换了个遍,但还是那个比赛录像中的对手,人换了,战术没变,可是自己的队员们怎么也防不住,就是球队中能力最强的黄艺星,在面对三个不同类型的中场球员的进攻中,也是无比狼狈。

蒋铭益擅长中路突进之后射门,李明昊擅长分球和长传,至于那个黑大个,简直没法比赛了,这不是打篮球啊,这里是足球赛场。

三球领先之后,常城联合队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开始打起了阵地战,通河联合队的进攻这才慢慢的有了点起色。

但是在巨大的比分落后面前,他们的进攻多少就有了一点底气不足的样子,实际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心气散了啊!

下半场比赛开始,常城联合队一口气换了三个人,三个中场球员全部换了,翁季童,刘大永,封昶换下了李明昊,蒋铭益以及马力洪的组合,可是常城联合队的进攻一点都不逊色。

司马也在十分钟后被15号张岩换下,最后一个被换下的人是荀溪若,他整个高个子前锋在今天的战术“演练”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点,头顶脚踢,不管是自己攻门,还是给队友做球,可以说踢得酣畅淋漓。

(超雪牛1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