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太上大使(2 / 2)

加入书签

宋子文来美国后,便大力竭力挤压胡适。1940年10月,宋子文致电蒋介石,很有针对性地说:“欲得美国切实援助,非空文宣传及演说所得奏效,务面向各政要及各界不断活动。”“际此紧要关头,亟需具有外交长才者使美。”他甚至公开提出撤换胡适,推荐施肇基接任驻美大使。

蒋介石统筹思虑,基本采纳宋子文的意见,但是,因顾及美国的反应,故迟迟未能成命。可是,宋子文却穷追不舍,连连去电,催促公布免去胡适大使职的消息。1941年7月12日,宋子文又参胡适一本,说胡适在工作上不予配合,“长此以往,不但文不能尽职,有负委任,适之亦属难堪。唯有恳请毅然处置,迅予发表”。

宋子文当了外交部长后,人仍在美国,几乎包揽所有的外交事务,而将胡适基本上边缘化。

一向能容忍的胡适,也愤愤不平地称宋子文为“太上大使”了。

1942年5月19日,胡适在日记中记道:“自从宋子文做了部长以来,(去年十二月以来)他从不曾给我看一个国内来的电报。他曾命令本馆,凡馆中和外部,和政府,往来电报,每日抄送一份给他。但他从不送一份电报给我看。有时蒋先生来电给我和他两人的,他也不送给我看,就单独答复了(他手下的施植之对人说的)。

“昨日我复雪艇一长电,特别抄了送给子文看,并且亲笔写信告诉他,意在问他如何答复,他今天回我这封短信说,“I

epliedmuchi

thesamevei

(我已用同样的意思答复了)!”他竟不把他的电文给我看!

“记此一事,为后人留一点史料而已!。

这个大使再做下去,实在没意思了,胡适决定辞去大使一职,以打破目前尴尬难堪的局面。他给王世杰去信,表示既不做大使,也不做中央研究院长,因为,“我舍不得北大,要回去教书”,“我要保存我自由独立说话之权,故不愿做官”,“大使是‘战时征调,我不敢辞避’,中研院长一类的官不是‘战时征调’可比”。

1941年12月24日,他郑重其事地对宋子文说:“郭泰祺来美时,我曾经告诉他,我不想干这种外交官的事。若有更动驻美使节的需要,我随时可走。现在你是我的老朋友,新上司,我也同样向你声明。如果政府要更动驻美使节,也请你千万不要迟疑。我随时可走。”

可是,蒋介石还是迟迟不发表新的任命,胡适仍然被干晾着,一晃就是半年多,他无所事事,只得离开大使馆,到处演说,从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又到加拿大,行程一万六千多英里,演讲百余次,使中国抗战在美国人的心中,深深地扎下根。

1942年初,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他便“发现中国在相当多的美国人的心目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在上层也是如此”。为此,他忿忿不平地埋怨道:美国人竟然“把中国看作几乎同大英帝国相等的参战大国”。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对法西斯轴心国共同行动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胡适这个“过河卒子”,如今“河”已过,胡适这个“卒子”就可以舍弃了。同年8月15日,国民政府以“心脏衰弱,不胜繁剧”为由免去胡适驻美大使职务,由魏道明接任。

被免职的当晚,胡适致蒋介石电:“蒙中枢垂念衰病,解除职务,十分感激。”在致蒋介石电文中,胡适又力称魏道明“庸劣”,美国报纸已有指摘,并推荐郭泰祺或蒋廷黻取代魏道明,以此表现他的“诤臣”气度。然而木已成舟,蒋介石不可能采纳胡适的意见。

为了对胡适稍加抚慰,9月初,国民政府行政院给了他一个“高等顾问”的虚位。孔祥熙又给胡适发电,问他是否缺钱花,归国川资够不够。

胡适于9月14日复电婉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